学术省肿瘤医院郭永军当选省预防医学会肿
11月9日-10日,“河南省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议”及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精准医疗背景下的肿瘤预防控制新进展暨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流行病与病因学专业委员会年学术年会”医院第一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
开幕式上,省抗癌协会终身名誉理事长杨文献出席并讲话,他表示,肿瘤预防控制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肿瘤界的一件大事,“三早”民生工程任重而道远,希望本届委员会能够在防癌抗癌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学术交流环节中,会议请到了来自国内外的多位重量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领域的大咖。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临床医学中心分子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系终身教授ThomasRichardBroker,长期从事关于HPV的基础性研究,至今已有40年,他和太太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Louischow,共同发现并描绘了腺病毒系统中RNA的剪切,RNA的选择性合成及剪切。在国际乳头状病毒研究会议上,Thomas被授予“杰出成就及长期贡献奖”及“终身成就奖”。
在本次学术交流会上,Thomas就《全球化预防和管理人乳头瘤相关疾病:急迫的挑战和机遇》为题进行专题报告。
现任亚特兰大Emory大学医学院Winship肿瘤研究所的孙士勇教授,长期致力于小分子药物对死亡受体介导的凋亡信号通路的调控以及它们在药物诱导的凋亡及肿瘤治疗中意义,mTOR信号通路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意义及应用,以及第三代EGFR抑制剂获得性耐药机制的探索及应对策略等方面的研究。
在本次学术交流会上,孙士勇详细解读对第三代EGFR抑制剂获得性耐药机制的理解及应对策略。
国家癌症中心/中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赵方辉教授,在肿瘤流行病学的研究领域,特别是推动HPV疫苗的工作中成绩卓越。
在会上,赵方辉就《预防性HPV疫苗研究进展及全球应用》为题进行专题报告。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流行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原省肿瘤防办主任孙喜斌就《食管癌流行与控制》为题进行专题汇报。
研讨会上,医院多位临床一线的专家也走上讲台,分享多年临床实践及科研心得。省宫颈癌诊疗中心主任、医院妇科主任王莉分享了《HPV相关性癌的一级预防》;
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委、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王启鸣分享了《精准医学背景下的肺癌治疗新进展》;
省抗癌协会肿瘤营养学专委会、胃癌和肠癌青委会副主委、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陈小兵分享了《精准检测在胃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美(河南)荷美尔肿瘤研究院副院长刘康栋,就《食管癌的化学预防与挑战》做专题报告。
来自省内各地市疾控战线及临床科室的参会人员与讲者进行了精彩互动。
会议经过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全体委员,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医院分子病理科主任郭永军当选为第一届主任委员。
郭永军表示,省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成立后,将在省预防协会及省抗癌协会的领导下,牢记肩上使命,不负人民重托,把肿瘤早诊早治工作扎实深入的开展下去,同时,学会也会为不同专业领域人员搭建沟通交流平台,积极组织学术活动,开展科普教育,发挥学会应有的作用,为肿瘤防治事业尽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
审核:庞红卫
撰稿:魏冰
摄影:白冰
编辑:王晓凡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fg/1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