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免疫治疗新突破

#食管癌#

中国有句成语,“民以食为天”;然而,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也相对较高。据年数据统计,中国的食管癌新发病例数高达32万,死亡病例数达3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所有恶性肿瘤中第五和第四位。食管鳞癌和腺癌是食管癌的两种主要组织学亚型,其中我国患者以食管鳞癌为主,约占总体的90%以上。

长期以来,晚期食管鳞癌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为含铂双药化疗,但是单纯化疗疗效欠佳,有效率在30%左右,中位生存时间不足一年,亟需为我国食管癌患者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以PD-1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药物的面世为食管癌患者生存带来巨大转机,然而聚焦于食管鳞癌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

年3月3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王峰教授牵头,联合中医院、河南医院、哈医院等72家单位合作在CancerCell上发表了文章Toripalimabpluschemotherapyintreatment-nave,advancedesopha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JUPITER-06):Amulti-centerrandomizedphase3trial,共同完成了一项大型前瞻性III期临床研究(JUPITER-06),创建了国产免疫制剂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在晚期食管鳞癌的一线治疗新方案,显著延长了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期。这是中国学者携我国原研药物对国际免疫治疗领域的又一重大贡献。

作为我国原研的PD-1抗体,特瑞普利单抗具有强效的PD-1亲和力,可完全阻断配体结合,独特的内吞效应可降低PD-1在膜表面的表达。在前期的Ib/II研究中,特瑞普利单抗单药或联合紫杉醇和顺铂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中显示了可观的疗效及良好的安全性。基于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王峰教授牵头开展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JUPITER-06),探讨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紫杉醇和顺铂用于晚期食管鳞癌一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共有72家单位参与,共入组例受试者,按照1:1随机分组,分别接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或安慰剂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特瑞普利单抗组显著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使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42%(HR0.58,P0.),27.8%的患者在1年内未发生疾病进展或死亡(安慰剂组仅为6.1%)。更为重要的是,总生存期的期中分析即取得了阳性结果:与安慰剂组相比,特瑞普利单抗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中位生存期17.0个月vs11.0个月),刷新了晚期食管鳞癌一线免疫联合化疗的生存期的纪录;死亡风险显著降低42%(HR0.58,P=0.),1年生存率也明显提高(66.0%vs43.7%)。

此外,特瑞普利单抗也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客观缓解率(69.3%vs52.1%)、缓解持续时间(中位缓解持续时间:5.6个月vs4.2个月)及疾病控制率(89.1%vs82.1%)。在安全性方面,在化疗基础上加入特瑞普利单抗进行治疗,未明显增加3级或以上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3.2%vs70.0%)。

该研究成果先后于年ESMO(欧洲肿瘤内科学大会)、年SITC(国际癌症免疫治疗学会年会)进行了口头报告,并于近日全文发表于CancerCell。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王峰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梓贤副主任医师、中医院崔成旭主任医师、河南医院姚俊主任医师、哈医院张艳桥主任医师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该项研究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首先,该研究聚焦于我国高发的食管鳞癌人群,并且使用的是国产原研的免疫制剂,有利于解决我国患者的治疗需求,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其次,在化疗方案的选择上,以具有更强的免疫协同效应的紫杉醇+顺铂方案取代了欧美常用的5-FU+顺铂方案,刷新了晚期食管鳞癌一线免疫联合化疗的生存期的纪录,研究成果获国际同行高度认可。此外,研究开展的同时也前瞻性地设计了转化研究,后续将有望通过基因组学研究推动对食管鳞癌的发病机制及耐药机制的认知,为“后PD-1抗体”时代铺就道路。

原文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fg/124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