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里的肿瘤标志物指标偏离正常,这个

最近很多单位都组织了体检,拿到体检报告后,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查看哪些指标偏离了正常。这其中有个“肿瘤标志物”指标,看起来特别可怕,小编被很多亲戚朋友都来问:“这个指标偏高怎么办?是不是说明要得癌了?”别慌,看看下面这篇文章!

40岁的黄女士近日参加了单位的体检,体检中心工作人员的一个电话让她胆战心惊:“你有一项肿瘤标志物指标偏高,是和消化道有关的,医院复查一下。”“我是不是得癌症了?”当天,医院的专科门诊,哭着问医生。

一年一度的体检季,在形形色色的体检指标中,肿瘤标志物因为和肿瘤挂钩,显得格外“扎眼”。医学专家提醒:肿瘤标志物数据异常需要引起重视,但并不代表就得了癌症;相反的,一些很容易被忽略的常规数据,也许埋伏着身体的“定时炸弹”。

肿瘤标志物指标高出几倍,并不代表患了肿瘤

黄女士的异常指标是肿瘤标志物中的一项CA19-9,相关肿瘤主要是胃肠道肿瘤,它的正常值范围为37.00U/ml,但她的结果是65U/ml。   到医院复查后,专科医生告诉她,肿瘤标志物指标高一些,并不代表得了肿瘤,各种原因都有可能导致数据升高,但复查很有必要。他给了两个方案,如果特别不放心,就把胃肠镜以及和该指标有关的检查都做一遍;或者先做一下和该指标最直接相关的胃部检查,半个月后再查一次肿瘤标志物,看看是否恢复正常。 

黄女士选择了第二种方案,先做胃镜。胃镜的活检结果出来了,她患有胃窦炎,CA19-9的指标偏高很可能与之有关。医生给她开了些治疗的药物,并让她半个月后再查一次肿瘤标志物。医生说,像黄女士这样的体检者不在少数,体检报告上的一大堆数据中,肿瘤标志物因为和“肿瘤”两个字挂了钩,一旦带了上上下下的箭头,就格外容易引起恐慌,其实这大可不必,“肿瘤标志物只是一项筛查肿瘤的参考指标。高了,不代表患了肿瘤;低了,也不代表没得肿瘤。炎症、熬夜、喝酒、孕期、经期前后、吃药乃至血液样本的存储不当,都有可能造成某一项或某几项指标的异常。同时,一些肿瘤患者、尤其是早期癌症和癌前病变患者,也会出现肿瘤标志物全部正常的情况。”但这并不是说,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就没有必要了,它作为肿瘤筛查的辅助项目,若在复查时还成倍或持续升高,就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医生也需要把它和其他肿瘤筛查项目结合研读,综合判断出体检者是否患有相关的疾病。体检报告中的各项指标需综合看待,轻视或恐慌都要不得。医生说,黄女士的经历暴露出我们在解读体检报告和对待自身疾病时的一个普遍问题——眼中只盯着某项指标,割裂地看待问题,要么过于轻视,要么过于恐慌。其实,体检报告中的数百个指标,反映的是身体的方方面面,某个指标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一些看起来“惊悚”的数据有可能根本不用担心,相反是一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数据,可能事关健康乃至生命。

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

ZLBZWJTLKY

甲胎蛋白(AFP)

15.00μg/L

明显升高:确诊原发性肝癌;

轻度升高:肝炎、肝硬化。

癌胎抗原(CEA)

5.00μg/L

消化道、子宫、乳腺、肝脏、前列腺和胰腺的恶性肿瘤中可增高。

糖类抗原测定(CA)

35.00U/mL

卵巢相关抗原。

糖类抗原15-3测定(CA15-3)

28.00U/mL

血清CA15-3浓度的增高与降低与乳腺癌的发展和康复有关。

糖类抗原19-9测定(CA19-9)

37.00U/mL

是一种胃肠道肿瘤相关抗原。

还有一些市民因为怕麻烦不肯做粪便检查,或者看到尿常规里的蛋白尿有加号,根本不当回事,其实这两项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大便潜血有可能和肠道病变有关,蛋白尿有可能预示着肾脏损伤,肾脏损伤不可逆转。因为不重视体检中加号逐年增多的蛋白尿,从而患上严重的肾病乃至尿毒症的市民,并不鲜见。医生提醒,体检者要在体检医生的指导下,系统地解读体检报告,看到指标异常,不要轻视,也不要过度紧张,及时到专科医生处做进一步检查,综合体检报告、自身状况和进一步检查结果,找出身体的潜在问题,防患于未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yw/114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