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就能查胃癌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在无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今年七十多的邹大爷最近觉得上腹有一些胀痛,但是喝点热水,揉一揉就能缓解。
后来疼痛越来越频繁,大爷到药店买了胃药,吃完勉强好转。一个月前,邹大爷疼痛加重,每次都痛到缩成一团。医院做胃镜。
一查,医生确诊其患上胃癌,并且很遗憾已到了晚期……
这样的例子你是不是耳闻目睹过很多?
胃肠道肿瘤往往是这样,要么不查,一查就是晚期!
更可怕的是,胃肠道肿瘤越来越有年轻化的趋势。网上一搜,这样的新闻一大把……
壹
胃癌有多高发?
我国属于消化道肿瘤高发国家。到底有多高发?口说无凭,来看几组数据:
年全球胃癌新发95.1万例,死亡72.3万例。其中,中国的发病和死亡例数均占了全球将近一半。
中国每年约有67.9万新确诊胃癌患者。
年,约有49.8万中国人死于胃癌。
以上数据,来源于年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报告,权威可靠。
而在无锡市,胃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处于恶性肿瘤之首。
▲胃癌高发地区示意图(来源网络,侵删)
事实上,如果消化道肿瘤能够进行早期筛查,绝大多数患者能在内镜下获得根治,5年生存率将超过90%。
可以说,在社区人群中进行筛查和内镜早诊早治,是改变我国胃癌诊治严峻形势的高效可行途径。
形势严峻,解决方法可行有效,这不正是行动的良好时机吗?
贰
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在无锡切实落地
▲参与筛查的居民正在接受采血检查
让人欣慰的是,这一利国利民的工程在无锡已经悄然落地。
由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内镜质量控制中心牵头,阿斯利康支持打造的结合物联网技术的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GICC)项目,于今年1月在无锡正式试点,医院落地实践。
上周末,医院、医院、太湖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无锡市早期胃癌公益筛查活动」在滨湖区太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启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李兆申教授表示:
「通过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项目,医院承担的胃癌早期筛查、康复性治疗及随访等医院,形成‘筛查在社区、分级诊疗、康复回社区’的科学就医次序,从而大大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消化道肿瘤预防管理水平,推动消化道肿瘤分级诊疗,并建立和完善消化道肿瘤管理体系。」
▲筛查工作小组合影
叁
居民免费采血次日拿结果
▲居民在排队登记筛查
在本次活动中,参与筛查的居民在太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的早癌筛查室内进行。
过程分几步走:
1、接受快速的抽血检测,第二天可拿到血液检测结果;
2、结合检测结果和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采用国家消化系临床研究中心(上海)研发的李氏胃癌筛查评分系统进行评估;
3、评分结果在12-16分,属于胃癌中危人群,可前往医院通过下一步内镜检查进一步确诊;
4、评分结果早17分及以上属于胃癌高危人群,建议医院通过下一步内镜精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内镜检查显示存在病变的患者,进行相应手术治疗与内镜下切除治疗;
5、术后,医院康复和随访。
▲医护人员正在对采集标本进行检测
肆
创新诊疗一体化多方获益
本次活动标志着由国家消化系统临床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内镜质量控制中心牵头的全国首个以三级医联体模式进行的消化道肿瘤筛查与防治项目——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GICC)项目在无锡试点的切实落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对政府而言
这样的行动将有效提高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筛查率,降低死亡率,减轻社会医疗负担,最终实现降低我国胃癌死亡率的目标,为我国实现消化道肿瘤分级诊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经。
对医院而言
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的多级联动体系将高危患者转诊至能够进行内镜粘医院,并通过高质量病人提高医生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技术及治疗水平。
同时,医院也将通过上下级联动,医院进行带教、指导和培训,有效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消化科的诊疗水平。
对患者而言
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提供了在社区即可进行的早癌筛查血液检测,通过快速检测提高患者消化道疾病的早期诊断率,有效降低胃癌发生概率。
对于早期消化道肿瘤患者,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提供先进的内镜治疗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改善预后并提升生活质量。
导医君也切实希望:
无锡试点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期望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GICC)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落地及推广,从而造福更多中国患者!
推荐阅读(点下方标题)
桃花开,皮炎来~春季「皮肤过敏」怎么避免雷区?
别相信什么“神药”白内障还是来做手术吧!
羞答答的高发疾病~这么来「摆平」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tl/9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