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靶向药的应用特点和服用过程中注意事项
分子靶向药是在肿瘤治疗手段中的一匹黑马,不断的带给人们新的突破和惊喜。之前咱们也做了一些癌症靶向用药的介绍,那么分子靶向药物在临床应用上有什么特点呢?服用靶向药时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临床应用特点:
1、药物剂量:细胞毒类药物在达到最大肿瘤抑制前已达到最大耐受剂量,在最大耐受剂量之前剂量-效应曲线的斜率均较大,因此临床上应采用其最大的安全剂量。而靶向治疗药物的毒性较轻,往往在达到最大耐受剂量前已经达到靶点饱和,发挥了最大的抑制作用。此时,如果继续增加剂量,疗效无明显增强,反而增加不必要的毒性。因此,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剂量应是最佳生物学剂量(OBD)。
2、药物使用时程:靶点抑制多数情况下是可逆的,并且肿瘤具有再生和修复的机制。因此,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靶向治疗药物为达到对癌细胞的持续控制,一般是持续使用,直至肿瘤进展或患者不可耐受。故而,应该充分重视患者的依从性,注意到持续存在的不良反应即使程度不重也可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积极处理持续性不良反应。
3、用药途径:分子靶向药物常需要持续使用,若能口服无疑最为方便,亦有助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分子靶向药物的用药安全窗较大,使得口服成为可行。因此,口服的分子靶向药物日益普遍。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必需静脉输注,作用时间较长的药物可以数周或每周注射,更便于临床使用;效应维持时间较短的静脉用药物需要频繁输注,患者依从性相对较差。
4、单独用药或者联合用药:将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与细胞毒类药物联合,或将不同的靶向治疗药物联合,是提高疗效的途径之一。应单独用药还是联合用药,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否有明确证据证明联合用药优于单药;二、患者是否可以耐受联合用药治疗。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多数为单用。而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多数为与细胞毒类药物联合使用。
服药注意事项:
1、需要准确掌握药物适应症:分子靶向药物的治疗不是以病理类型为导向,而是以靶点为指征。许多分子靶向药物都明确规定了在使用前必须进行靶点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患者是否适合应用。如曲妥珠单抗适用于Her-2阳性的乳腺癌,克唑替尼适用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奥希替尼(AZD)适用于TM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等。每个靶点都有标准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所以在分析检测结果时,应注意检测技术方法是否可靠。
对于生物标志阳性的患者,也需要注意临床情况是否适合应用靶向药物。例如,EGFR-TKI已经成为EGFR敏感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
2、需要充分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北京专治白癜风的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sz/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