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中晚期患者调查85对早期筛查缺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17日电(记者张尼)结直肠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日前,在北京发布的中国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现状调查中期结果显示,患者对此类疾病的各方面认知水平都较低。数据显示,得病前,64%的患者不了解结直肠癌高危因素、85%对早期筛查缺乏认知,这也导致大部分患者首次确诊时已到了中晚期。
乔友林在第四届国之名医盛典上介绍中期调查结果(主办方供图)
16日,在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日报健康时报主办的第四届国之名医盛典上,中国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现状调查中期结果正式对外发布。该项目由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医院等共同发起。
项目计划在全国7大地区共19家调研中心纳入结直肠癌中晚期患者例,截至年7月31日,已完成50%的入组目标,即例患者调查。均为一对一床旁问卷调查。
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中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乔友林指出,该调查通过就医及治疗状况、生存质量、心理感受、治疗引发的患者负担等方面,全面了解中国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现状。
“调查发现,得病前,超过一半(64%)的患者完全不了解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85%的患者不了解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知识;97%未做过肠镜筛查,其中86.5%的患者未做肠镜筛查的原因主要是不知道需要定期做肠镜筛查。”作为项目发起方负责人之一,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会长、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主席史安利指出。
中期调查结果也应证了这一现实,数据显示,85.8%的被调查患者首次就诊原因是发现便血、严重腹泻或腹痛等疑似症状,7.3%患者是在诊治其他疾病时发现异常,仅6.9%是体检时发现疑似症状。这也导致大部分患者首次确诊时已到了中晚期。
医院副院长沈琳指出,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中国结直肠患者确诊时为中晚期的比例更高,且发生转移的患者较多,给治疗和预后带来了很大挑战。
“从整体医疗花费来看,确诊时中晚期患者比例高,国家的医保负担也会增加。这点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sz/14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