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住癌症治疗的黄金机会,争取更
此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院长于金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肿瘤患者有且仅有一次蕞佳治疗机会,如果因为误诊、误治导致患者病情发展到中晚期,无论再花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往往也难以补救。
来源:中华网于院士讲到的“蕞佳治疗机会”,指的是早期癌症刚刚确诊时的初次治疗。这个观点毫无疑问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大多数癌症在早期阶段治愈率都相对中晚期要高出很多,治疗得当,患者确实有更大机会摆脱癌症困扰。
不过癌症治疗的“黄金机会”,并不局限于早期癌症。
事实上,无论患者是处于早期、中期、局部晚期又或是晚期,初次治疗都至关重要,甚至可能改变患者命运。因为:
来源:摄图网
早期癌症初始治疗如能做到位,则患者复发风险大幅降低,身体损伤相对更小,治愈率也能提升;中晚期、晚期癌症初始治疗如能做到位,则患者中一部分人可以实现无癌状态(甚至有可能治愈);即便不能无癌,患者也有机会显著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接下来,我们来看2个真实案例。
案例1
张先生是一位结肠癌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伴有肝转移的晚期阶段,还有淋巴结增大、结肠梗阻等问题。
由于深知初次治疗的重要性,张先生决定通过盛诺一家前往日医院接受治疗,希望一步到位,得到更好的治疗。
日本医生充分了解了患者病情后,先对其梗阻进行了手术治疗,之后对肠道和转移灶提出了自己的判断:
“虽然处于结肠癌IV期,但由于肝脏只有3处转移灶,全身无其他远端转移,故符合根治性治疗条件,存在根治希望。”
医院非常擅长微创的腹腔镜手术,所以虽然患者全身有多处病灶,但可同一天内切除干净所有病灶,具体包括结肠15-20cm切除、肝脏总体的11.9%切除。
来源:摄图网
另外,治疗还有一个细节非常重要,那就是张先生术前不进行任何化疗,而是术后再做。
通常,日本做肠癌手术治疗,化疗都更多放在术前而非术后。但对于张先生,则不能刻板地照葫芦画瓢。因为根据张先生的具体病情、分期,医生考虑到先化疗可能会对患者身体造成肠梗阻、出血等并发症风险。而一旦发生,为拯救患者医生很可能不得不再实施紧急手术,这就会导致原本的根治性手术计划泡汤,再等待手术机会的话,变数可能就很大了(比如彻底丧失根治机会)。
就这样,张先生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检查结果显示,肿瘤切除得非常干净,治愈的机会并不渺茫,他只需术后按计划化疗、随访即可。
案例2
王先生是一名早期肝内胆管癌患者,确诊后就接受了右半肝切除手术,实现了根治,之后开始使用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帕博丽珠单抗维持治疗,降低复发风险。
害怕复发,是大多数癌症患者非常普遍的“心结”,因此王先生在维持治疗期间,通过盛诺一家预约了一位美国知名的肝胆癌专家进行了远程会诊,为自己的治疗进行评估,同时也希望了解是否能再追加一些其他什么治疗,进一步降低复发风险。
来源:摄图网
看完王先生所有资料后,专家很快给出了指导意见:
初始治疗中,王先生虽然手术做得很成功,但没有进行“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此外,虽然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当前大热门的药物,但对于王先生却未必合适。因为根据王先生一系列的免疫治疗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来看,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持用它进行防复发的术后维持性治疗。
专家指出,反倒是“老土”的化疗药物——卡培他滨进行术后辅助治疗,是早已被证实可降低复发风险的有效方式。
听到专家这些观点,很快,王先生和主治医生充分沟通后,追加了必要的治疗,还通过放疗对淋巴结进行了补救性治疗。
来源:摄图网
以上两个案例中,患者蕞终结果都还是不错的。
张先生在确诊之后,没有任何犹豫,直接一步到位,选择了前往日本接受了初始治疗;而王先生则是完成初始治疗后,才找到的国外医疗资源。因此,前者的治疗基本没有什么波折,十分丝滑。而王先生虽然发现了一些问题,但在国外专家的指导下,蕞终实现了“亡羊补牢”。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一点:海外医疗虽然先进,但也只是能为患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治疗选择,而非有什么灵丹妙药能“包治百病”。患者到国外时的状态越好、阶段越早,国外医疗越可能有更大的空间施展。
来源:摄图网
这就像一位优秀的艺术家在一张白纸上能画出非常完美的作品;但如果这张纸已经被涂满了内容,艺术家后面可发挥的余地,自然也会减少。
肿瘤治疗也是如此。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sz/13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