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医院邵志敏过量雌激素是乳腺的大敌
尽管,他不能一一叫出每一位病人的名字,但在许多病人心目中,邵志敏是他们感激一辈子的医生。
从医30年,邵志敏凭借高超的医术给无数乳腺癌患者以新生命,而在他眼中,与乳腺癌的战斗每一天都充满着新的挑战。
20多年前,我国的乳腺癌手术治疗主要以扩大根治术为主,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在最大范围内消灭肿瘤,但患者不得不承受较大的创伤。年,30岁的邵志敏已经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首届“校长奖”获得者、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客座教授,接到恩师沈镇宙教授的邀请,他就选择回国,与老师一起成功探索了我国第一例保乳手术。他坚信,掌握保乳手术,就能给患者多一种选择,减轻她们的痛苦。如今,医院已经成为国内开展保乳手术最为规范的单位之一。
年至今,在邵志敏的带领下,医院乳腺外科始终站在乳腺癌治疗领域的第一线。不仅使患者的总体生存率达到国际水平,还成功推广了多学科综合诊治模式,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更规范的治疗。
近年来,邵志敏又带领团队在被称为“最毒乳腺癌”的三阴性乳腺癌研究上下功夫,开展了国内首个针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前瞻性研究,试图遴选出那些可以最大程度获益的患者,从而避免低效乃至无效的过度治疗。与此同时,他还积极探索乳腺癌的复发转移模型,努力为患者攻克乳腺癌的复发难关。
一本特殊的护照除了手术与科研,邵志敏最在意的,就是病人的就医体验。今年以来,乳腺外科开始尝试推行患者的“全程管理”——从初次入院到治疗,再到出院后的随访,都有医生与责任护士为患者进行全程服务与管理。
“乳腺癌的治疗是持久战,我们要全程对患者负责,而不是手术完了就不管病人了。”邵志敏说。推行全程管理模式后,患者不仅能获得一站式的治疗,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自己的病情、得到合理的治疗方案,还会获得一份属于自己的“妍康”护照。
“妍康”二字取自邵志敏与老师沈镇宙教授创办的“妍康”沙龙,医院创办的乳腺癌患者康复俱乐部。在这本“妍康”护照上,详细记录着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出院后的随访日期以及后续治疗方案等信息。
对大多数外地病人来说,手术后的化疗都要回老家做,容易错过准确的时间,或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坚持必要的治疗。有了这本护照,不仅让病人出院后的后续治疗更为规范,更使病人多了一份归属感。想要回医院复诊时,也不用担心挂不到号,责任护士会帮助老病人挂号。
为了尽可能为病人节约时间,邵志敏目前还在积极推进分级诊疗。
在医院的挂号处,几乎每天早上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其中乳腺癌患者占了不少比例。邵志敏说,在每天大量的患者中,有初次就诊的、复查随访的,也有化疗病人等,推进分级诊疗,就能按照病人的不同需求,引导他们看相应级别的医生。
“有的病人好不容易排到大专家的门诊,主要就是开几张化验单,等几天后检查结果出来,又要花时间再排队挂号。其实开化验单的过程完全可以由其他医生来完成,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病人的时间,优化就医流程,更有利于专家把更多的时间聚焦于疑难病人身上。”
与其他肿瘤患者不同,不能保乳的乳腺癌患者不仅要遭受着身体上的重创,还要承受心理上的巨大压力,有些甚至还会引发家庭矛盾。为了让这部分病人重拾自信,邵志敏眼下正准备引进整形外科人才,实现乳腺外科与整形外科的有机整合。“我们希望年轻的乳房切除患者都能够得到乳房重建。”邵志敏说。
过量雌激素是“大敌”“20年前,我们一天最多开一台乳腺癌手术,现在我们科几乎每天都要进行二三十例手术,每个月的手术量几乎都在多例。”乳腺癌患者数量的激增,邵志敏有着最直接的感受。
为了让更多的女性加强对乳腺健康的重视,他多年来始终热衷医学科普,无论手术、科研任务有多忙,都会抽出时间,不厌其烦地在诸多场合宣传乳腺癌的防治知识。
“乳腺癌早发现和晚发现的差别太大了,早期原位乳腺癌只要手术进行得彻底,几乎不必太多的治疗,而且生存率很高,患者的经济压力、心理压力都很小。可是一旦发展到晚期,生存率就会大大下降,医院的3期乳腺癌患者生存率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但与早期患者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邵志敏说。
攻克乳腺癌最大的难点就是其致病的直接原因尚未找到,因此对于它的预防就很难做到有针对性。但邵志敏还是建议,以下因素不容忽视:
首先,女性要有自我关爱的意识,每个月定期进行自我检查,每年进行一次B超或钼靶X线检查,3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可选择B超。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来说,检查的年龄要适当提前。
其次,过量的雌激素是乳腺的“大敌”。保护乳腺,最重要的是“讲究自然”,不要长期服用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或者护肤品,更不要长期吃那些雌激素含量较高的食物。
“许多人都关心吃什么能够防癌,其实,饮食的均衡最重要。此外,有研究发现,适当食用豆制品对乳腺健康有益。”邵志敏说。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sz/1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