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肿瘤中心成立期肺癌诊疗中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具有较高的临床和病理异质性,如何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是临床医生面临的挑战。采取积极的放疗、化疗、手术、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多学科共同参与和制订临床诊疗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必不可少。近日,医院肿瘤中心Ⅲ期肺癌诊疗中心启动会召开,特别邀请到多学科会诊(MDT)团队中各个学科专家,包括肿瘤内科张孟贤教授、胸部肿瘤科张俊萍教授和冯慧晶教授、胸外科腔镜中心杨更朴教授,分享MDT在Ⅲ期肺癌管理中的应用经验和价值。
张孟贤医学博士,博士后,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副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年同济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德国癌症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放疗学组委员,欧美同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会员,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理事,武汉市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在国际和国内权威期刊(包括CancerResearch,Oncoimmunology,Neoplasia等)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
张俊萍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胸部肿瘤科主任,硕导;山西科学技术学科带头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理事单位理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药生物技术临床应用专委会常委;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细胞治疗质量控制与研究专委会常委;中国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分会委员;CSCO理事,CSCO免疫治疗专委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常委;中国老年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委会常委;《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编委;山西省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副主委;山西省抗癌协会理事,肿瘤转移防治专委会主委;山西省生物免疫治疗专委会副主委,老年肿瘤专委会副主委;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胸部肿瘤分会副会长。
杨更朴医院胸外科主任?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本科?年-医院胸外科工作医院工作?在山西省率先开展电视胸腔镜手术,擅长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以及全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复杂的肺、食管、纵隔肿瘤切除手术,并在疑难危重病人的诊治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冯慧晶医院肿瘤肿瘤中心胸部肿瘤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委会太原市COE中心秘书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免疫分委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药生物技术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癌症防治学会免疫治疗不良事件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医学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肿瘤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山西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防治专业委员会秘书山西省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专业青年委员会常委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免疫分委会委员山西省医学会科学普及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Ⅲ期NSCLC异质性高,多学科协作助力精准诊疗
张孟贤教授:NSCLC可分为Ⅰ、Ⅱ、Ⅲ和Ⅳ期,其中Ⅰ期、Ⅱ期NSCLC可手术切除,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做术后辅助治疗;Ⅳ期NSCLC没有手术指征,主要以全身系统性治疗为主。Ⅲ期NSCLC具有高度异质性,根据肿瘤是否具有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可分为可手术/潜在可切除/不可切除。Ⅲ期NSCLC的诊疗较为棘手,约占所有肺癌的1/3,Ⅲ期NSCLC意味着癌症已从肺部扩散到其他附近区域的淋巴结。由于Ⅲ期NSCLC的异质性较强,目前没有一种治疗策略可以适用于全部Ⅲ期NSCLC患者,这就需要多学科协作,也就是MDT模式,然后再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统计,绝大多数Ⅲ期NSCLC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需要接受多种形式的治疗,包括放疗、化疗、手术、免疫治疗,甚至分子靶向治疗等。
杨更朴教授:外科治疗在NSCLC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早期作用更明显。由于Ⅲ期NSCLC的异质性较强,其外科治疗复杂度高。潜在可切除的Ⅲ期NSCLC包括部分ⅢA和ⅢB期,包括单站N2纵隔淋巴结短径<3cm,这些对外科医生来讲具有局部切除治疗的重大价值。还有一些是不可切除的,如淋巴结融合,主要为N3;局部T4期病变,包括侵犯隆突、食管、锥体或上腔静脉。随着肺癌整体治疗时间的延长,外科治疗的价值将越来越显现。
张俊萍教授:Ⅲ期NSCLC可分为可切除、不可切除和潜在可切除3类,淋巴结的分期N1/N2/N3、大小和位置,要从肿瘤层面来决定其治疗方法,所以诊断分期要精准。可手术切除NSCLC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有化疗药物、靶向药物等,不可手术切除的患者也要抓住机会,精准施治,尽量争取根治性治疗的机会。为了使治疗目标更明确,就需要影像科、胸外科、肿瘤内科,甚至放疗科等多学科联合精准诊治,全程随访。
Ⅲ期NSCLC新辅助/辅助治疗策略和挑战
张俊萍教授:Ⅲ期NSCLC如果术后同一肺叶内存在多个T3病灶,或同侧肺不同肺叶内多个T4病灶,需要术后辅助治疗,目前术后辅助治疗以化疗为主。术前新辅助治疗方面,有较多证据的是化疗或者放化疗。目前对于不可切除Ⅲ期NSCLC新辅助/辅助治疗,其中一个挑战是分期问题,有时外科认为能够手术,却在手术中发现N2淋巴结,有时不能完全根治性切除。此外,免疫治疗给NSCLC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希望,几乎覆盖了晚期NSCLC的全线治疗。对于早期NSCLC,研究证实免疫治疗可以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病理缓解率,患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但目前只是一些探索性研究,未来还需要外科和内科联合起来,进行免疫治疗新辅助治疗的进一步研究,探索如何提高药物疗效,处理好副作用。另一个挑战是对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价,即主要病理缓解率(MPR)能否代替无病生存期(DFS),甚至转化为长期生存,这需要进一步扩大真实世界研究来验证。
杨更朴教授:对于Ⅲ期NSCLC的新辅助治疗,存在可切除和潜在可切除两种情况,如果患者术前淋巴结病理检查可证实单站N2,短径>3cm,明确是阳性病灶的,术前有必要进行新辅助治疗。如果发现原发病灶,同侧同肺叶内有孤立的T4转移病灶的患者也需要进行术前新辅助治疗。目前新辅助治疗包括术前化疗、靶向治疗,还有最近热门的术前免疫治疗,通过这些治疗的实施,充分为患者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提供机会,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Ⅲ期NSCLC诊疗中心的成立助力患者获益最大化
张俊萍教授:随着Ⅲ期NSCLC规范化诊疗中心的成立,影像科、胸外科和肿瘤中心等多科室共同参与Ⅲ期肺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一体化中心通过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可将患者管理得更好,患者获益率更能有所提升。
张孟贤教授:Ⅲ期NSCLC诊疗中心的成立,对医院、医生和患者来讲是一项多赢的举措,甚至对社会都有益处。对医院而言,Ⅲ期肺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都需要多科室的共同参与,一体化中心通过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不仅有助于患者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还能最大限度地节约医疗成本。医院,能更好地节省药占比、医保基金等,医院提高声誉与名望。并且通过一体化中心,能够实现更多的随访、大数据功能,有助于总结经验,医院。
杨更朴教授:Ⅲ期NSCLC诊疗中心的成立,使我们对患者的治疗形成了优势组合拳效应,使治疗更加优化,患者能够体验到一站式服务,这对于患者而言可能是最大的获益。
冯慧晶教授:Ⅲ期NSCLC诊疗中心的成立对患者来说是一个机遇,因为他们可以获得更好的诊疗资源。对医生来说,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这要求我们一方面要不断地优化流程,做好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随访工作。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保证执行力,如专人负责记录或者进行数据的随访和统计工作。未来,希望可以不断扩充MDT病例,建立肿瘤MDT病例数据库,助力临床研究工作。
PACIFIC研究打破Ⅲ期不可切除NSCLC治疗的僵局
张孟贤教授:部分Ⅲ期NSCLC患者虽无法从手术中获益,但仍有根治性可能,根治性放化疗(CRT)是Ⅲ期不可手术NSCLC的标准治疗方案,美国NCCN指南、我国CSCO指南、欧洲ESMO指南和日本肺癌学会JLCS指南均推荐患者接受CRT;对于一般状况较差或不耐受同步放化疗(cCRT)的患者,建议采用序贯放化疗(sCRT)或单纯放疗。
冯慧晶教授:PACIFIC研究对不可切除的Ⅲ期NSCLC具有里程碑意义,其研究结果改变了年NCCN指南的推荐意见,对中国年CSCO原发性NSCLC诊疗指南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更新的年CSCO原发性NSCLC诊疗指南将度伐利尤单抗的治疗方案作为Ⅰ级推荐,用于治疗同步放化疗后未进展的不可切除的Ⅲ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的加入为这类患者的生存提供了更大获益。在PACIFIC研究中,接受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组的患者PFS比安慰剂组的患者延长了一年多的时间,度伐利尤单抗vs安慰剂分别为17.2个月vs5.6个月(HR=0.51;95%CI:0.41~0.63);在总生存时间(OS)上也有很好的获益,度伐利尤单抗的3年OS率达到57%,这对患者来说是非常好的结果。另外该研究也告诉我们,进一步根据铂类药物类型、免疫治疗距离接受放疗的时间(≥14天或<14天)进行分析,均观察到度伐利尤单抗维持治疗组一致的获益。目前,国内外指南的推荐意见给临床医生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参考,对患者来说也有很大帮助。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J排版编辑:肿瘤资讯-Goo 版权声明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jj/9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