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锦义教授精准云放疗平台,如何实现地

年6月,《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上发表了《年中国大陆放疗基本情况调查研究》,这项研究由时任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主任委员的郎锦义主持,结果显示,年全国仍有近六成本该接受放疗的新发肿瘤患者未能接受放射治疗。

一个肿瘤内科医生,只需要从业2年就能独立操作。而一个放疗医生,要是没有10~12年的训练,几乎很难达到独立为患者治疗的水平。

如此长的培养周期,导致了目前我国放疗医生少且水平不足。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指导意见,平均每百万人口应有2~3台加速器,而当时我国仅有1.42台,放疗医师和硬件都缺口很大。

“我国的癌症放疗水平,只有发达国家的30%~40%。”

如何在现有硬件水平和医生水平稳步发展的情况下,医院放疗水平?这是郎锦义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5年后,他和团队拿出的解决方案——一套“基于‘互联网+’的肿瘤放疗新型服务模式—‘精准云放疗’系统”,目前已成功惠及全国几百家基层医疗机构,直接服务估计达到20万人次。

近日,「电子科技大医院·医院」(以下简称省肿瘤)的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互联网+’的肿瘤放疗新型服务模式—‘精准云放疗’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YFC)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获得一致好评。

据悉,该项目由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郎锦义」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首席科学家牵头实施,立项经费万,于年7月开始实施,历时近4年,成果颇丰。

本期医学Plus「医院掌门人」专栏专访「电子科技大医院·医院党委书记郎锦义」教授。作为四川医院掌门人,又是全国放疗领域的专业带头人之一,郎锦义教授介绍了「精准云放疗」项目的成功,是怎样体现他双重身份的智慧结合,和对于肿瘤学科医联体建设起到的作用和意义。

本文专家:

郎锦义

医院党委书记、“精准云放疗”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肿瘤学学科带头人

“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四川省肿瘤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四川省肿瘤研究所所长

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课题累积20余项。

牵头的国家科技部重大支撑计划《基于“互联网+”的肿瘤放疗新型服务模式——“精准云放疗”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已在省内20多家放疗单位推广应用。

精准云放疗系统

基于‘互联网+’的肿瘤放疗新型服务模式

由于肿瘤的放疗周期长,病人往往需要长期、持续接受治疗,而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优质放疗设备较少、优秀的医生资源少,医院治疗往往路途遥远、成本过高,如此种种让看病难上加难。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让更多人可以共享优质资源,同时也得益于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年,“精准云放疗”的相关课题被国家发起,通过竞争申报,医院拿下这一课题。

郎锦义表示,“精准云放疗”的主要目的有这四点:

建立起区域性或国家范围内的放疗服务和质控体系;

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不同层级放疗单位的信息化联通;

建立区域性协作的远程放疗服务体系,制定推广临床应用规范;

挖掘分析管理肿瘤大数据,提高临床诊断率,辅助国家医疗体制改革。

基于这些需求,一个兼顾数据、图像收集,远程协作的系统应运而生。

远程协作系统:

“足不出县”就能享受优质医生资源

郎锦义表示,如今,该系统已经实现远程视频会诊、靶区勾画以及计划设计等功能,已收到远程会诊数据余例,医院知名专家位组成协作系统中的专家团队。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省肿瘤研究团队与移动研究院合作,通讯传输速度也得到了质的飞跃。朗锦义表示,目前,团队进行远程视频会诊、靶区勾画时,视频、放射影像的两端延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真正实现“云端互通”。

(远程协作系统)

除了要解决“云”的问题,「精准云放疗」系统还需解决“精准”问题。

平台同时研发了远程靶区勾画系统,通过该系统,专家可以远程接收靶区多维立体影像,实时传医院,医院的主诊医生为患者在线勾画靶区、制定治疗方案。

质控系统:实现“医疗同质化”的指南

为了能让无论身处何地的医疗机构都能进行规范统一的操作,项目组发布了《医疗服务及信息化管理体系设置及文件管控程序》文件,其中涵盖了远程协作系统岗位技术和人员要求、系统安装、使用、管理、操作流程及制度等。

(医疗服务及信息化管理体系设置及文件管控程序)

同时,郎医院还参与制定了7部适用于全国和四川省的质量控制指南。它们分别为

《放射治疗质量控制基本指南》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质量控制指南》

《后装治疗机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螺旋断层放疗系统的质量保证》

《放射治疗记录与验证系统质量控制指南》

《调强放疗剂量验证实践指南》

《四川省放射治疗质控手册》

(四川省放射治疗质控手册)

目前该项目已做到,县级单位有设备就有手册。医院进行“适行放疗、精准操作”做有效的指导,达医院技术水平一致的目的。

培训系统:

让青年医生拥有与大师面对面的机会

「精准云放疗」系统还开发了专门的培训系统,为广大放疗行业从业者及相关人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目前已有节培训课程,累计观看人次达到人次。

「精准云放疗」的全国覆盖之旅

郎锦义表示,「精准云放疗」系统响应国家“健康中国,健康四川”号召,切实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同时,也更好地实现对医联体的管理。目前,“精准云放疗”医院全国家,覆盖全国九个省市。

在项目执行期间,郎锦义时刻记挂着偏远山区和外地求医的患者,积极推动和参加云平台的远程会诊。

四年时间里,郎锦义依托平台开展远程会诊余次,通过协作系统进行远程阅片、远程会诊、影像诊断、在线勾画靶区等工作,让外地患者不再长途奔波即可得到顶级专家的诊断与治疗。

凉山州普格县五道箐乡卫生院的医生表示,有了「精准云放疗」平台,医院的医生可以将病例影像数据、靶区勾画、放疗计划等资料上传,医院放疗科专家审核病例资料,再将治疗方案回传至医院,经本地医生审核确认后实施治疗。

“这样的协作模式不仅仅方便患者,还促进了肿瘤学科间的交流。医院医院肿瘤专科专家的诊疗方案和指导,帮助医院解决了患者就诊难题,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目前,该项目以医院、医院、医院、海军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余家医院为医院的临床示范基地建设了远程治疗肿瘤试验基地,依托这些基地,服务医疗机构余家,服务范围覆盖约1亿人口。

未来,「精准云放疗」平台将继续覆盖医院,为建设同质化医联体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远程协作技术有望进入更多科室,在临床手术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jj/1244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