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用于肿瘤靶向成像的Leguma
???
Legumain(Lgmn)是一种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C13家族的天冬酰胺内切酶,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的溶酶体中,与常规蛋白的分解代谢紧密相关。在正常生理作用下,Lgmn与炎症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中风和癌症等密切相关。它在大多数肿瘤中过表达,其中包括乳腺肿瘤、结肠肿瘤、前列腺肿瘤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等。因此,Lgmn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癌症诊断的重要指标。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梁高林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近红外(NIR)纳米探针1用于检测Lgmn。
目前为止,已经报道用于Lgmn检测的手段有质谱分析、免疫蛋白组分析、磁共振成像以及荧光成像。相比其他方法,荧光具有非侵入性、实时性、高灵敏性等优点。其中,近红外荧光具有很强的组织穿透能力、低荧光背景和光损伤等优点。尽管小分子探针很容易制备并且易被细胞摄取,但是存在信号放大倍数低、容易被细胞清除的问题。相比之下,纳米荧光探针在增加信号放大倍数、延长保留时间等方面具有更多优势。
基于之前的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的NIR纳米探针1-NPs可以很好地实现Lgmn检测(图1)。探针化合物1包含如下几种原件:一个双硫键保护的Cys、一个Lgmn作用的底物肽链AAN以及一个Lys侧链氨基上用于提供NIR信号的Cy5.5基团。当还原剂存在时,探针1上的双硫键被还原,从而暴露出1,2-氨基巯基基团,它很快与CBT发生点击缩合反应而得到两亲性的环状低聚物(主要是二聚体),这些低聚物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纳米粒子(1-NPs),导致Cy5.5基团的荧光淬灭,其荧光强度降低到原来的1/7.3。在Lgmn酶的作用下,1-NPs解组装形成新的单体(1-D-Cleaved),荧光强度增强到之前的4.3倍。
图1.图解近红外荧光探针1还原缩合形成纳米粒子以及Lgmn控制的解组装过程,伴随荧光强度“On”-“Off”-“On”的变化
该探针1-NPs的荧光打开过程成功地应用于体外和细胞中Lgmn酶的NIR检测以及小鼠体内HCT-肿瘤的NIR成像。根据体外、体内研究结果,NIR探针1-NPs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肿瘤靶向显现试剂并用于日常临床研究应用。这一成果近期发表在AnalyticalChemistry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赵悦。
该论文作者为:YueZhao,ZijuanHai,HongyongWang,LanhongSuandGaolinLiang
原文(扫描或长按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的吗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的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zc/7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