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肿瘤,为什么要去省肿瘤医院
核心提示
谈癌色变。近年来,随着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不断攀升,癌症成为威胁每一个家庭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可是,您知道吗?专家说,即便不幸被癌症缠上,那么只要及早预防、准确诊断、规范治疗,大部分癌症是可防可治的。当然,这个前提一定是:医院。
在省会郑州,医院。建院40年,围绕肿瘤防治工作,打造了病种齐全、手段齐备的学科群,培养引进了梯队合理、学术精湛的人才团队,加上高精尖的诊疗设备和贴心的全流程服务,成为中原地医院。医院。近日,记者走进这里,透过一个个案例,深切感受到,“患肿瘤,医院”已成为众多患者的选择。
专家组团,为疑难重症患者“把脉问诊”
焦作市29岁女孩小刘,因胸闷、医院检查,X光片显示,小刘纵隔占位、肿大,医院的医生高度怀疑是胸腺瘤,说需要手术,但因为贫血严重,手术被推迟。
今年7月初,经人介绍,医院再次求诊。
这一次,医院内,该院病理科和分子病理科联手,对小刘胸部肿物做了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检查。最终确诊,小刘患的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不是胸腺瘤。
最终,原本以为要住进胸外科做外科手术的小刘,转到淋巴内科进行救治,病情很快得到了有效控制。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像小刘这样险些被误诊,最终医院得到正确诊治的患者不在少数。
“癌症的表现多种多样,有时候非常隐匿,在缺少肿瘤诊断设备医院,有时候就会造成误诊。”省肿瘤研究院院长、医院副院长宋永平说,作为河南肿瘤防治事业的领军医疗机构,医院不仅有精良的诊断设备、齐备的治疗手段,更有丰富肿瘤临床诊断经验的肿瘤专科医生,自然能够对疑难重症肿瘤患者,给出准确的诊断、规范合理的治疗。
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疑难重症患者,该院整合省会知名肿瘤专家资源,成立了省肿瘤疾病会诊中心,这个中心以医院专家资源为主体,医院的知名肿瘤专家将通过会诊的方式,为全省疑难重症肿瘤患者“把脉问诊”,量身定制科学规范的个体化诊疗方案,使他们不出省,就能享受到高水平诊疗服务。
据了解,该中心是经省卫计委批准成立的全省首家肿瘤多学科综合会诊中心。中心设医院,下面包括食管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原发性肝癌、甲状腺肿瘤和淋巴瘤等9个单病种会诊组。
如果病人是疑难杂症,那么可以向该会诊中心提出申请,中心会组织相关专家一起为患者诊断病情。
年1月,依托省肿瘤疾病会诊中心,九个单病种会诊组织成立以来,共为上千名疑难重症肿瘤患者进行了多学科会诊,为他们制定科学、规范、个体化诊疗方案。
胸外科多学科会诊
精准治疗,直接将“武器”对准癌魔
一种疾病,找到“罪魁祸首”,接下来就是治疗了。
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李印说,值得自豪的是,目前,医院在胸部肿瘤微创技术、食管癌加速康复技术、精确放射治疗技术、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肿瘤多学科综合规范化治疗、乳腺癌规范化治疗等方面均居国内领先水平。
此外,医院在甲状腺、口腔颌面部、下咽及喉等部位肿瘤的诊治和修复,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规范化治疗,肿瘤放射诊断与微创介入治疗,胃肠肿瘤外科及微创手术等方面,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年,美国提出“精准医疗计划”以来,精准医疗成为医学界最前沿的话题。
事实上,医院早已未雨绸缪——年,从美国引进河南省特聘学科带头人郭永军,牵头组建省内首家分子病理科。几年来,随着省肿瘤靶向基因研究中心、省肿瘤靶向基因检测中心、省肿瘤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省肿瘤靶向基因研究院士工作站和省靶向基因工医院,该院分子病理科正在逐步发展成为国家级区域性的肿瘤基因研究、实验、检测中心。
在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医院分子病理科主任郭永军看来,精准医学的发展对患者最直接的两个好处就是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最突出的就是靶向药物的使用,不同的肺癌患者,对药物的敏感度也是不同的,通过基因检测,决定用药方案。”郭永军说,在过去,所有肺癌患者都会用大致相同的诊疗方案,现在根据突变基因不同,使用不同的药物,做到了真正的个体化治疗。
几天前,医院乳腺科接诊了一名ER、PR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没有进行基因检测,直接吃了价钱昂贵的靶向药,最终因为疗效不佳,导致患者出现转移。其实,她采用内分泌治疗,每个月花几百块钱就能控制好病情。
医院,医院的GCP试验机构,多位专家主持着项临床药物研究项目(其中国际多中心项目26项)。通过这些项目,很多因为经济原因吃不起靶向药,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肿瘤患者,可以有更多机会参与药物临床试验,有机会接受免费治疗。
“在这里,肿瘤患者可以用到最先进的药物,得到省内最高水平的诊断和治疗。”医院副院长罗素霞说。
术中放疗,一次性精准杀伤肿瘤细胞
对于癌症,除了手术、药物等治疗外,放射治疗也是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医院内,除了常规放射治疗外,该院引进了全省首台代表目前国际术中放疗最高水平、德国卡尔蔡司公司生产的新型术中放疗系统,该设备的引进,进一步完善了该院术前、术中、术后放疗体系,为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
术中放疗,与以往的放疗有何区别?
医院放疗科主任葛红介绍说,放射治疗的目的是给予一定体积肿瘤准确、均匀的剂量,以杀伤肿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以往,放疗一般都在手术后进行,在手术后的数周时间里,1~3天接受一次治疗,让很多患者无法接受的是,由于长期大量的放疗,其心肺功能可能受损,另外还会产生皮肤破损、红肿,以及远期的放射性肺炎等。所以,很多患者都对长时间的放疗以及带来的毒副作用望而生畏。
而外科手术联合术中放疗方案,则是在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可能残留、易复发的部位一次性大剂量照射以杀伤肿瘤细胞,并将正常组织保护在照射范围之外,避免了周边健康组织受损。国内外研究显示手术和术中放疗的结合更好地提高了局部控制率,保护了正常组织,同时避免了在等待放疗的这段时间里,癌细胞的疯狂增长,从而提高了局部控制率、生存率以及生存质量。
那么,术中放疗适用于哪些肿瘤患者呢?
放疗科主任医师刘海龙说,新型术中放疗技术对于保乳的患者而言,只需要在手术过程中,切除肿瘤后,将放射线直接对准肿瘤部位、肿瘤切除后的残余进行照射,一次的剂量在20戈瑞(Gy:放疗射线的剂量单位),这种无死角的放射治疗,让肿瘤细胞无处藏身,术后就不用再进行放疗。在手术中就对保乳患者进行放疗,不仅能减少50%的照射量,而且做一次的治疗效果与术后照射6周的疗效相当。
全省首台乳腺癌术中放疗手术
多管齐下,帮助癌痛患者实现“无痛生活”
对不少中晚期癌症患者来说,最难忍受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疼痛。
肿瘤内科专家、医院副院长罗素霞说,癌痛是造成癌症晚期患者最主要痛苦的症状之一。
很多患者认为,癌痛是正常的,肿瘤治好了自然就不痛了,所以控制肿瘤比控制疼痛重要。实际上,癌痛治疗与肿瘤治疗同等重要,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最好两者同步进行。
“由于疾病本身、手术及放化疗等治疗措施的不良反应,约50%的肿瘤患者合并疼痛。”医院疼痛科副主任谢广伦介绍说,许多癌症晚期患者因身体疼痛而失去求生的斗志。有效止痛治疗可以增强患者身体的抗病能力,增强其战胜肿瘤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效果也会更好。
癌痛是种类最多、机制最复杂的一类疼痛。谢广伦说,目前临床上普遍采取的三阶梯药物止痛方案可以使大部分患者的疼痛得到控制,但仍有许多癌痛患者,即使应用大量的阿片类药物(如吗啡)也无法控制疼痛的折磨,或无法耐受止痛药物所致的各种严重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便秘等)。
“此时就需要进行非破坏性侵入治疗,如神经丛阻滞、鞘内药物输注等。”谢广伦介绍说,目前,神经丛阻滞有经超声内镜引导和CT引导下这两种方法。其中,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毁损术只需要一根直径约0.5毫米的超细穿刺针,即可直达腹腔神经丛并将其彻底毁损,特别适用于胰腺癌、肝癌、结直肠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导致的癌性腹痛及腰背痛,对一部分体质较差的患者也适用。
谢广伦强调,癌痛规范化治疗,不仅可以直接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数字显示,医院,每年就有上千位中晚期癌症患者,通过规范化治疗摆脱了癌痛折磨。
年,河南出台《健康中原“”规划》,明确提出以医院为主体,打造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这是省委、医院作为河南省肿瘤防治领军机构地位的认可。”采访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建功说,“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将通过与美国荷美尔研究院、国家癌症中心、医院合作,全面提升河南省肿瘤诊疗、科研、教学、预防、管理水平,医院建设成立足河南、辐射周边,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肿瘤医疗中心,让‘医院,守护健康的美丽家园’的愿景,早日变成现实。”
综合大河报报道
审核:庞红卫
摄影:白冰、李昂
编辑:李惠子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zc/6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