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放射治疗中心腹部肿瘤科前列
我院放射治疗中心腹部肿瘤科前列腺病治疗团队与医学影像中心MRI、PET-CT等科室合作,在省级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郞锦义教授的亲自指导下,在科主任王捷教授带领和主持下,完成5例前列腺癌“生物靶区”确定。基于此“生物靶区”,利用“利用ElektaClarity3D超声图像定位系统在3D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癌大分割精确放疗”技术,成功完成该部分患者的“生物调强”放疗,放疗过程中均未出现3-4级放射性副反应。患者初诊时、放疗前、放疗结束后1月,血清PSA范围分别从23.18ng/ml至>ng/ml下降至0.47-28.3ng/ml、0.16-1.90ng/ml,影像学检查提示无局部或远处失败病例。前列腺癌大分割放射治疗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有相同的无生化失败率,没有增加副作用且显著减少了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
图1.血清PSA值变化
据研究,前列腺癌肿瘤内,各区域的肿瘤活性、增殖水平等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指标并不完全一致,呈现出部分区域肿瘤生长活跃、增殖水平较高而部分区域内肿瘤生长较慢、增殖水平较低(即肿瘤生长异质性)的特点。如何在治疗前利用现有的、可操作的技术手段找出肿瘤组织内这些细胞增殖水平不同的区域而分别针对这些区域给予不同剂量强度的放射打击,是前列腺癌控制、复发及正常组织保护的关键。
图2.一名患者的18F-FDGPET-CT示意图
图3.同一名患者的11C-CHOPET-CT示意图
我科前列腺病治疗团队,正是利用MRI、PET-CT(18F-FDG和11C-CHO显像)等检查相结合手段,在放疗前精确找出前列腺肿瘤内代谢活跃、细胞增殖水平较高的区域,在放疗中给予精确的大剂量的放疗打击,从而达到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减少肿瘤复发和保护正常组织(如膀胱、直肠等)、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目前,相关研究已培养硕士研究生二人,相关研究成果己在全国放疗大会上口头发言交流并获优秀论文奖。
腹部肿瘤科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zc/2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