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家肿瘤医院院长人活80,一生有1
“人要活到80岁的话,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机会得肿瘤,这个概率很高的。”
而肿瘤就像疯狂生长的野草,拼命地汲取我们的养分,最终让田地逐渐荒芜。
有一个叫绿化的人,就为此而来——
年,他有了新的身份,从北京南下深圳,出任深医院的院长。
医院由深圳市和肿瘤治疗的国家队——中医院合作运营,名字叫——
中医院医院
(医院)
▼
医院院长的“绿化”梦
▼
“绿化”名为
为深圳带来绿意和生机
深圳的饶女士是王绿化的一名老病人了,年,她患上肺癌,就是在北京做的手术,之后每年都要跑好几趟,到北京复诊。
听说王院长带着一帮“国家队”医院,她非常开心,拉着王院长的手,就像见到亲人一样。
“我走了很多的弯路,医院,也找过很多的专家。医院,在王院长的带领下,真的从上到下,每个医生加护士,个个的医德、态度都非常好。
——饶女士
”近年来,深圳每年新发肿瘤病人2万例左右,并以10%的速度逐年递增,8成以上的肿瘤病人都往北京、上海、广州跑。
尽快弥补深圳肿瘤治疗薄弱的短板,让患者安心留在深圳治病,是王绿化和团队被委派到深圳的最大使命。
医院,有很多地方需要逐步完善,院方特别愿意倾听病友的声音,寻求他们的帮助。
白手起家
他要苦口婆心留住大家
要在深圳“白手起家”医院,并不是一家容易的事。
年开业以来,已经有45名北京的专家来到深圳,涵盖胸外、放疗、麻醉等16个学科。
开院之初,因为病人量少,加上很多设备还没有到位,很多治疗无法开展,这些在北京“一号难求”的大专家,却在深圳只能坐起了“冷板凳”。
王绿化得像个“婆婆”一样,耐心安抚住这些“媳妇”,让大家安心扎根深圳。
有些人难免急躁,就说:要不我们回去吧,北京还有很多病人在等着我们呢!
这个时候,王院长都要露出他憨憨的、萌萌哒“招牌微笑”,鼓励大家要有耐心。
放疗大咖
首先要把放射治疗做到家
另一个挑战,医院硬件条件的改造上。
医院,原规划是医院,后来才决定引入“国家队”,医院,很多建筑的功能都要更改。
比如,医院可以没有放疗科,医院里,这必须是个标配。放疗和化疗、手术,并称肿瘤治疗“三板斧”。
作为中国放射治疗的领军人物,王绿化最不能“容忍”缺少放疗设备。
为此,他经常化身“装修工”到工地督工,从放射机房改造到设备采购,每一个环节,他都要严格把关,催促进度,力争在年第一季度内,2台用于精准照射“杀死”肿瘤的直线加速器能顺利投入使用。
▲萌萌哒“装修工”
如今,王绿化每天都在不同身份间转换。专家查房会诊,院务管理,出席各种会议,推动城市癌症早诊早治筛查项目,参与前沿学术探讨。
这名年届60的萌萌哒大叔,以其从医半生与肿瘤抗争的经验,正在深圳带领团队“二次创业”,为深圳贫瘠的“抗癌土壤”注入新的生命力。
王院长说,即使有时候人定无法胜天,他和团队也要全力照顾病友体面地走完人生的历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zc/1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