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寻瘤环游记之拥抱吧,

最近朋友圈被《Coco》(寻梦环游记)刷屏,这部感人的动画片,在重新定义了死亡的同时,为我们坚定的确认了亲情的永恒。

今天小医生要开始谈一个同样跟死亡密切相关的主题,癌症。希望接下来对于癌症,我们也会有新的定义,以及获得一些珍贵的关于生命的力量。

开始前先回答一个小问题,看看大家的感觉厉害不厉害,小医生反正回答错误:

part1(第一单元):有多近?有多远?

近:当今世上,三分之一的我们会的癌症,四分之一的我们会死于癌症,几乎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都有最亲近的人活着自己会与它发生最直接的对话。癌症离我们真的很近。

远:我们每个人有50万亿个细胞,而一个癌细胞的不受控制的增长就立刻造成了“肿瘤君”,可是超过一半的人到70岁后没有产生这样的细胞,从细胞的角度看,癌症离我们很远。

近:一旦我们加入了年龄的维度,如果40~60岁死亡,三分之一的男子有前列腺癌,到了85岁75%的男子有前列腺癌。80岁以上的女性67%的有乳腺癌。几乎身体有血管聚集的地方就会发生癌症,几乎身体所有的地方都有血管聚集。这个角度癌症离我们有似乎好近!

远:从癌细胞自己的角度,变成一个恶性肿瘤又不是那么容易,首先99.9%的癌细胞都会被免疫细胞杀灭或者吞噬。就算侥幸存活的癌细胞也不是直接成为治不好的恶性肿瘤,它需要:

足够的氧气供应,所以它需要正好在血管里;

这个时候癌细胞多半会形成一个小于1cm左右的良性肿瘤,癌细胞数量应该只有几千万到一个亿,这时候它需要一种促进血管再生的能力,这个能力胚胎发育完成后人体就牢牢锁住了这个能力,只有伤口愈合的时候才会被打开。

于是在医学实验中,刀伤的小鼠立刻就得了肿瘤,我觉着因为这个,我们很多长辈的摔伤就成了肿瘤恶变的重要诱因。

恶心肿瘤还需要第三种能力,分泌一种打穿血管的酶,然后顺着血管到身体各处,发生肿瘤的转移。

哪怕是癌细胞能做到以上4点也不是那么容易。

然而,拥有了三种能力的癌细胞的数量级往往就是几万亿了,在加上扩散速度,所以恶性肿瘤很可怕。更可怕的是这种进化后的癌细胞哪怕你拼命杀到只剩下一个,在有血管的封闭环境重新疯狂扩散也只是时间问题。

part2(第二单元):真正的缘由

我们听过那么过关于癌症的故事跟知识,可是超过90%应该还是不知道“什么是癌症”跟“为什么得癌症”这两个基本问题吧。

一、什么是癌症?

单细胞动物是没有烦恼的,因为如果它癌变了那它就是癌细胞本身,这不是病,这是进化成了一个可以几乎无限复制高级存在。

我们多细胞动物细胞分化出了各种复杂功能,我们怎么才能不混乱能,我们把包括分裂跟死亡的各种信息一起刻录在了我们的DNA上面。DNA的结构像一块坚硬的硬盘一样-异常的稳定。

不过一些化学物质,严重的辐射以及偶尔自身的热运动,损伤的我们基因。然后就有了癌症?

我来解释一下这里问什么是问号?

致癌物那么多,辐射到处都是。我这样描述好像癌变那么容易,其实真相是:

DNA90%以上是空白区,不会表达成蛋白质,它们受损不会有什么问题。

可以表达的个碱基对中绝大多数也是锁死的不会被破坏。

DNA是有着修复功能的,如果破坏只发生在DNA的一条链上,根据好的一边就可以立刻开始修复。

只有双链同时破坏或者单链破坏后还没修复就进行了分裂,又是在少数的活跃的基因上,于是错误细胞产生了。这个简直就是我买了张号码是的彩票,结果中奖了。

还没结束。这个错误细胞更多是直接死亡而不是疯狂复制。

最后,这个成功的癌细胞到发展成癌症还需要平均10多年的时间。

ps:大量每日吸烟造成肺癌需要10~20年;就算当年的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造成的白血病也是5年后爆发,8年才到达高峰。

二、为什么得癌症?

是化学物质、辐射?并不全是,如同压力让人失眠,这是外在诱因,无法解释你的生理的变化。

是朋友圈说的饮食、生活习惯等各种原因?那些只是保健品或者公司的文案。

其实上文已经有了答案,既然寿命是癌症高发的第一因素,那么进化才是癌症的根源。

我的“保质期”理论:

人类的平均寿命达到四十岁才多年,跟人类十多万年的历史相比太短了。也就是说我们的DNA给身体完全健康的保障其实也就30年,就如同一个保质期是30年的机器,现在却需要用到80年或者更多,后面的50年真的是没有保障的。每一个超过了30岁的我们都是在无法保修的情况下偷取生命!

这里我想举一个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例子,这类患者会在膝盖等关节产生大量的抗体,细胞会异常活跃,然后因为无法被吞噬跟处理,产生一种叫做脂褐素的物质,这种物质一旦产生就再也无法被清除了,同样有这种物质的还有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大脑皮层。这样的变化跟恶性肿瘤一样无解。

所以我们来重新看一下癌症:

它的个体生命力极强,可是它的产生一样困难重重。

我们面对晚期癌症好像束手无策,可是大量的其他疾病才是更多的导致我们死亡的主力军。

好像污染跟不正确的生活带来了癌症的高发,可是对于大部分的年轻人还是可以轻易的处理好身体每天产生的癌细胞一只到很长寿。

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癌症只是我们不可避免的走向死亡的A/B/C/D/E的各种选项中的一个X选项。就像我们吃火锅时在清汤锅、番茄锅、牛骨锅、麻辣锅中间选了个最辣的九宫格一样平常,虽然它很辣,可是它就是一个“锅底”而已。

part3(第三单元):P53基因——癌症之匙?

随着对于基因技术的发展,关于癌症有一个最令人激动的发现,这就是著名的P53基因,所有关于肿瘤的基因筛查它都排在第一个。

因为它就像一个开关一样,它表现不正常,癌症就会高发,50%的癌症的P53都有明确变化。

它会是打开癌症的钥匙吗?

我们先来看看P53基因表达的蛋白质都干些什么活。通俗的说它就是我们DNA复制时候的一个监工,比如我们的基因因为辐射发生的突变,有P53蛋白在的时候就会盯着突变的基因,一定要修复好了才让它们进行复制(有丝分裂)。

不只是如此,如果发现你无法修复,P53立刻拿鞭子逼着你去自杀,真的是冷酷无情呀,不过幸好是对可能癌变的细胞无情。

所以P53突变而出问题的人确实癌症高发。

那么这么重要的影响癌症源头的基因会是解决癌症的一把钥匙吗?

科学家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他们把变异的P53注射到正常的细胞里,细胞立刻开始疯狂生长变成癌症,反过来把正常的P53注射到了癌细胞里,结果让人欣喜,癌细胞立刻停止了生长。

于是关于P53治疗癌症的尝试开始了:

1、最早是21年前的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用病毒(这里的病毒是我们的好朋友,就是运送正常基因的船)做载体给9位肺癌患者注射正常的P53基因。

结果:P53果然到达了癌症细胞,但是没有起作用,原因是P53还没开始工作,作为载体的病毒先被杀死了。

2、研究方向变成了如何不让免疫系统攻击病毒载体,后来这更换了病毒种类之后做到了,用的是类似感冒病毒的一种腺病毒。

3、现在已经有两款药物上市,美国的Advexin和中国的今又生(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感觉中国的这个名字逼格满满呀。

4、这种药物适用于明确的P53变异的肿瘤,在早期的效果比较明显。

最后说说关于P53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研究:

本来P53有个碱基对,发生的变异也很随机,可是我们居然准确的定位了其中特别重要的一个位点,跟肝癌高度相关。

这是它的第号位点,人们是跟着黄曲霉菌发现这个位点的。

黄曲霉菌本来就跟蘑菇、香菇啥的一样,就是个菌。可是它分泌的黄曲霉素却直接可以破环这个号位点,直接导致肝癌。这是我们知道为数不多的直接致癌原因。

所以花生、玉米跟各种油炸食品一旦有霉变的可能,千万要扔掉,代价太大。尤其是油炸食品以及加过佐料的花生,容易吃不出来,必须只吃新鲜的!

关于P53基因的研究还在继续,好像也不能帮我们战胜癌症,不过就算以及取得的成果,它也以及是我们应对癌症的众多钥匙其中很闪亮的一把了。

part4(第四单元):不必要的癌症筛查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是我国卫生管理的基本国策,对几乎每个人、每种病都应该这样。

可是面对“癌症”这个三早根本不管用!

误区一、仔细检查,找出癌症:

人们身体中存在癌细胞是大概率事件,前面提到过40岁-60岁的男子,平均1/3的人有前列腺癌,到85岁的时候75%的男子有前列腺癌,80岁以上女性67%的人有乳腺癌。所以对一些很温和的癌症,根本不影响我们的生存质量,针对癌症的检测反而是噩梦的开始。

1、主流医学界如何癌症筛查:

比如定期胃镜、肠镜。比如各种造影等等。

这类检测非常琐碎,针对癌症种类和易感人群,内容繁杂,生词多,医院排队,工作忙,几乎没可能执行。这些程序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它都是基于活体组织的检查。还有痛苦也不小。

2、最近几年流行检查,比如PET-CT(正电子发射与计算机断层扫描)这是利用了癌细胞对葡萄糖代谢快的特点,通过带有放射性的元素氟18标记位置实现的。

很早就听说相关检测,宣传的人会让你觉得它跟CT检测区别不大,效果又贴别明显。

可是一次PET-CT的辐射量是15mSv,一次胸透的量是0.02mSv,让无数人讨论担心的双流机场的“弱光子检测仪”的辐射量是0.mSv。人年平均接收辐射剂量是2.5mSv,但各地数值不同,广东阳江地区是中国较高的,人年平均接收辐射6.4mSv,但从年的统计以来,阳江地区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和全国平均数字比较,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

也就是说PET-CT的辐射量是胸透的靠近倍,是CT的多倍,是中国最高的受辐射人群的一年的两倍多。

所以PET-CT虽然先进,但这只适合给已经诊断出癌症的患者使用,尤其是判断他们癌细胞转移的情况下,判断省时间、准确度高,对一般人来说,辐射剂量太高。绝对属于花钱还不要命的过度医疗。

3、其他一些所谓外周血找癌细胞、一滴血测癌症都是只有很窄的实用范围或者还在研究阶段,你要是做了跟实验室的小白鼠的区别也是不大的,如果是小医生我的话,钱多我才做,是给我钱。

4.医疗服务机构和旅游机构联手搞“日本健康之旅”,其中项目有PET-CT、肿瘤标记物筛查、癌症基因筛查。其中肿瘤标记物筛查也属于过度医疗,这些检查都是针对已经通过影像学看到肿块后判断良性、恶性才需要做的。癌症标记物假阳性几率很大,需要重复检测。而且如果你真的去日本查在中国几十块的一个标记物检测就变成几百块了,这种旅游费钱费命呀。

5.基因筛查虽然并不伤害身体,但很多癌症易感基因并不意味着癌症高发,可能只会让你患上癌症的几率从万分之五,增加到万分之九,如果不明白这些含义,基因筛查结果会让人很不安,进而在“健康之旅”中购买更多检查服务,更多保健品。

癌症的筛查一共有两大类,一类是不靠谱的概念,会增加您的恐慌;一类是给癌症病人做的专项检测,不该用在普通健康人的身上,比如您半年来一次PAT-CT,原来没癌症也得得上。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癌症筛查。

误区二、早点查出癌症,有助于延长寿命:

先说一个美国年伯克利分校的学术文章《我们应该筛查癌症吗?》里的结论,美国如果拿掉所有的癌症人群,美国人的平均寿命会增加4岁,也就是从71到75。这个数字如果放到医疗条件不如美国的中国,能不能有两岁都是问题,看来癌症对我们寿命的影响比想象中小很多。

再说一个美国前列腺癌的筛查效果的研究: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评估从年到年这20年里,因为在PSA筛查中发现自己有前列腺癌症,进而去接受手术,化疗,还有因为手术导致严重并发症比如精液中有红细胞,或者丧失生育能力的人越来越多。有万男性因检查结果是阳性去做各种治疗,而这些治疗导致了人死于手术,1.7万人有严重的手术后的并发症。平均来看,PSA检测并不能延长整体人群的寿命,和前列腺癌对人体的损害是差不多大的,而且还平添了治疗的痛苦和高昂的费用。

误区三.找到癌症后的过度治疗

首先我们应该调整思路,把“不健康,身体有问题”,做为一种常态来接受。然后癌症是一个正常发生的常见病。

小预告:针对不同的癌症治疗方法差别很大,小医生接着会用3篇文章从放疗、化疗以及免疫疗法好好说说癌症治疗。让大家变成真的了解癌症治疗的那1%。

ps:回答文章开始的选择题,这是史前的鸭嘴恐龙的腿骨的标本,在恐龙身上发现了大量的良性跟恶性肿瘤,由此可见癌症跟我们相处了多久。

最近三原色幼儿园的事变成了一个快速消失的热点,可以教育跟医疗不该是消失的热点。但是教育再好,也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教育成诺贝尔奖得主或者国家领导人。

因为学校教育是保障我们学习知识的底线,给了每个人一个基本保障。同理所谓体检也只是我们寻求健康的一个底线(利用不恰当的检测进行过度医疗来圈钱利益集团真的是没有底线)。

而要想获得真的身心的健康,亲情、爱情、知识都是必要的条件。当然还有面对癌症、面对生死的人生态度。

我们回到《寻梦环游记》,COCO奶奶也许身体里有着肿瘤细胞的侵害,可是它们侵害不了亲人的牵挂与依恋。拥抱吧,肿瘤君,你只是我精彩生命的一个小部分而已,相处愉快。

基因决定了我们先天,我们无法改变。文化的传承却让正确健康知识的传播拥有了无限可能,听更多健康知识,过好您的一生!









































白癜风多少钱能治好
北京有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zc/172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