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方玉教授专访肿瘤营养,早期筛查及
中国临床营养网(lcyycc)
作者介绍
方玉
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营养医师/北大公卫硕士
《中国临床营养网》专家顾问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肠外与肠内营养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常委、北京市临床营养质控中心委员等。
擅长:肿瘤合并营养不良及糖尿病等营养代谢疾病的营养诊疗。并参与《肿瘤患者家庭营养指导》、《中国营养科学全书》、《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营养与疾病预防-医护人员读本》、《肿瘤患者必备营养手册》等多部营养专著的编写。
文章来源:注册营养师服务号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
采访/编辑:刘洋万林
能否简单的介绍下普及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的意义?
方玉教授:首先,肿瘤患者属于营养风险高危人群,平均营养风险发生率在30%以上,尤其是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更高,接近50%。
其次,开展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是实施临床营养工作的第一步。如果不经营养筛查而仅仅根据观察患者体型判断其营养状态,会遗漏很大一部分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
另一方面,由于医生没有太多时间去深入了解患者的饮食情况,许多患者能量摄入不足的情况常常被忽略。比如,当医生问询患者进食状况如何时,患者虽回答还可以,但他的实际摄入量可能已经减少了近一半。
什么时候开始营养筛查最佳?应采用什么筛查工具?
营养筛查与干预应像肿瘤的筛查及治疗一样,越早越好,如果等到恶液质期再开始干预,则很难再逆转。所以多国肿瘤患者营养指南均建议对所有肿瘤患者进行营养筛查及营养干预,并提前到诊断初期进行。近年来,医院管理部门也通过政策等手段推动肿瘤患者营养筛查的普及。目前,医院逐步将营养筛查纳入住院患者诊疗流程,建议新入院患者24h内进行营养筛查。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推荐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进行住院患者营养筛查,大量研究提示,《营养风险筛查》适用于多数住院患者,也包括肿瘤患者。把营养筛查及干预提前到诊断的落实情况如何?会遇到什么挑战吗?
方玉教授:目前,在肿瘤患者中早期开展营养筛查确实有一些困难。首先,患者刚诊断肿瘤时,要经历多种检查,医院和科室进行确诊,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此时,大多数患者情绪上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注意力都集中在肿瘤治疗方式上,很少有人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zc/11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