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护理值得收藏药物渗漏应急处理措
血管通路并发症
预防和处理
药物渗漏
1、背景
2、相关因素:输注部位的评估和选择;输注工具的选择;护士的培训与教育;静脉给药方法、浓度及速度;导管固定;患者教育
3、药物渗漏应急处理流程
4、专家共识
5、案例分析
◆◆◆◆◆
35导管阻塞——药物渗漏应急处理流程(上)
处理措施1.停止输液:一旦发现药液渗漏,应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针头,连接注射器进行回抽,尽量吸出局部渗漏的残液。
2.皮下注入相应解毒剂:例如氮芥解毒剂是10%硫代硫酸钠,长春新碱解毒剂是玻璃酸酶。
3.局部环形封闭:常用2%利多卡因4ml+生理盐水6ml+地塞米松1ml局部封闭,封闭方式为沿肿胀范围外做环形封闭,封闭的药物充满整个肿胀区域。既可以稀释渗漏的药液浓度和阻止药液的扩散,又可以止痛。
4.冷、热敷:渗漏发生的24h内,给予间断冷敷或冰敷,时间15~20min,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药液向周围组织扩散和吸收,以减轻疼痛和预防组织坏死。冷敷期间,加强局部观察,防止冻伤。但长春碱类和依托泊苷、奥沙利铂不主张冷敷,宜用热敷,热敷水温以不超过50~60℃为宜;奥沙利铂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感觉迟钝和感觉异常,遇冷会使这种感觉加重。
5.药物湿敷:如局部肿胀明显,应给予硫酸镁、如意金黄散等湿敷,可起到消除肿胀的作用。另外可使用膏药如湿润烧伤膏,沿静脉走向搽抹,厚约1mm,每隔4~6h更换一次,先将创面的药物及渗漏物抹去,暴露创面用药,搽抹范围略大于红肿硬结病变部位,疗效显著;用矾冰液调如意金黄散呈糊状,均匀涂抹在纱布上敷于患处,外用保鲜膜包裹,每日1次,显效率91.67%。
6.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药物渗漏后24h可适当选用物理治疗法,减轻症状,加速愈合。
文章摘自:《肿瘤治疗血管通道安全指南》
以上信息仅供专业人士阅读和运用
中护在线《肿瘤治疗血管通道安全指南》
本平台精心编辑制作,欢迎在线购买,谢谢大家支持~
全书共分五个章节,从肿瘤治疗现状概述、静脉血管通路装置概述、血管通路的建立技术与维护、血管通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化疗治疗的职业防护进行阐述。特别介绍了血管通路建立技术,包括外周静脉血管通路(PVC)技术、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中心静脉导管(CVC)技术、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技术。血管并发症包括皮肤反应、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栓、导管异位、导管阻塞、穿刺点渗液、导管夹闭综合征、药物渗漏。加入“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讨论群”,与全国肿瘤护理同行交流知识,同时每天中午十一点半,下午五点半,晚上八点准时分享干货!加群助小丽丽2.0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tl/8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