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堂到地狱我来过人间

白癜风的治疗与预防 http://pf.39.net/bdfyy/bdfjc/160814/4934288.html

老吴走了,一个月前,他跟我说,最近瘫痪了,我说好,我去看你!

我做了11年新闻工作者,见过很多人很多事,有些新闻背后的纠结常常会让我看到人的小和私,尽管登上版面的都是大和公,但是,我常常会跟自己说,人至察则无徒,人嘛,难免有些杂念。看得人多了,也觉得人就这么回事,有些事有些人都不能太较真,拿不到台面上来,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但是,老吴大抵是为数不多真正打动我的人。

我第一次知道这个人是因为天涯的一篇帖子,他在记录自己治疗癌症的过程,第一次约他采访,还没开始聊他的故事,他先把我带去了宁养院,带着记者,工作人员不好意思拒绝他领药的要求,作为一个严重超期的领药者,他动了点小心思,我也心领神会,顺道采访了相关领导,让他们能够展示一下所做的工作。

后来,我跟他聊天,他跟我说,不好意思呀,要打着你的牌子去领药,他很真诚,也道出了自己的苦衷,因为这个头疼的户口问题,抗癌变成了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后来,我又先后去见了他几次,医院的病床上,情况自然是越来越差,但是即便是这么糟糕的情况下,说起户口问题,老吴甚少埋怨,甚至对我说,确实很难开口,他们对我很好。

我总觉得,站在他的角度,有个理由去埋怨去愤怒,但是他一直没有,直到我最后一次去看他,他依然说,没什么可抱怨的,顶多是有点遗憾。

每次采访他总有种错觉,因为他的谈吐、见识和教养比我见过的很多所谓知识分子、精英阶层都要好,但他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巡警。一个完全靠自己在社会大学中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人。

最后去看他那次,我拿起手机对他说,老吴,你要不要提前跟关心你的人告别一下,他说好,然后对着镜头笑了起来,大方地说了句再见!我放下手机时,他的眼泪从眼角滑落,我说,对不起,是不是有点残忍?他说,没有,提前练习一下也好。

那次见面,我希望借助自己所有的人生阅历帮助他减少一些面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所以,跟他说宿命、说人生、说信仰,走的时候,他跟我说,谢谢你。我跟他说,客气啥,我下次再来看你。他说,不用了,这样就挺好。因为他大抵也看出来,我已经掏空的了箱底去安慰他,下次来真不知道还能和一个即将告别人间的人聊什么。

从4月到10月,我蜻蜓点水般的在他最后的半年里路过,听他的故事,把故事告诉其他人,有人被他感动,有人也会因此愤怒,老吴对此都一一谢过,他走前跟我说得最多的是自己的幸运,尽管这是厄运带来的一点点红利,但他挺珍惜。

提出捐赠眼角膜的时候,老吴甚至有些歉意:实在是全身上下没有好的地方了,只有眼角膜还能用,只能以此回报了。

我跟他聊过这39年来的很多事情,以我的视角看,苦多乐少,但是他依然成为一个正直和懂得感恩的人,少有埋怨,我觉的是一种天性和信念,临死前叮嘱儿子的竟然还是要懂得感恩,我总觉得这世界欠了他的,但他却依然很写意的跟我说,如果等我走了你要写我,就用“从天堂到地狱,我来过人间”做标题吧!

我说好。

从天堂到地狱我来过人家!

纪念老吴

天,老吴终于走了。

为了家人疯狂抗癌35个月的老吴曾用自己的故事感动很多人。在离去前三天,老吴最后一次更新自己的微博,“(最后一博)虽然偏偏活着,但在体验人间所有酷刑,再见了亲爱的博友,期盼有来生。”微博上留下了老吴从健康时斤体重的照片到离世前夕不足80斤的憔悴形容,生命如抽丝剥茧般在多个日日夜夜里被悄悄偷走,命运的齿轮将生老病死化作不可抵挡的洪流,把一个人裹挟着推到生命的尽头。

在经历过最痛苦的治疗过程后,老吴选择了放弃。最后的日子里,下肢瘫痪、剧痛、呼吸困难、严重褥疮,生命退场需要经历的磨难他一个也没落下,“落户深圳,孩子入学,逐渐安定,没想到命运就是这么残酷。天堂与地狱的距离就是一张检查单。”

但是,生命并不只留下绝望,天的挣扎,老吴觉得所有的痛苦都值得,与时间赛跑,让家人有更多的时间做好心理准备,也让自己能够更坦然地面对死亡。

“告别虽然悲伤,我却见证了人间的真善美,因为这天,我可以告诉自己,从天堂到地狱,我来过人间!”

10月7日,在安静的和家人道别后,吴树梁合上双眼离开人间,留下一对眼角膜继续守望亲人。在最后的日子里,往事如电影片段般在他脑中一幕一幕地出现,他常对妻子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癌症患者,却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拥有了很多不一般的经历,第一次上报纸、第一次上电视、被热心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tl/85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