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之父似民科,成果出版也自掏
现在大国都在赶制新冠疫苗。疫苗的概念自然是人造,这个人叫爱德华·琴纳(EdwardJenner),他与年5月17日出生。这位疫苗之父对非医学专业的人,似乎不如巴斯德、弗莱明名气那么大(很少有推文介绍他),所以本推文来纪念他老人家的丰功伟绩。另外,他的研究过程有点类似咱们的民科,而且对人类这么重大的贡献,当初也是自己掏钱出版的--精神太高耸了!
爱德华·琴纳(公元-年),英国医生。当时天花在欧洲广泛流行,18世纪死于此病者达1.5亿人以上,连法国一位国王也未幸免。琴纳立志解决这一重大医学难题。经过20多年刻苦研究,终于证实对人接种牛痘疫苗,能使人获得对天花的永久免疫能力,挽救了无数生命。他的成功还为人类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免疫学,他是在科学基础上征服传染病的先驱。
一、基本信息
年5月17日,爱德华·琴纳出生于英国格洛斯特郡伯克利牧区的一个牧师家庭。他5岁时,当牧师的父亲去世了,与当牧师的哥哥斯蒂芬·琴纳生活在一起。琴纳长得结实、健壮,生性温和,兴趣广泛,尤其喜欢大自然。在学校他是优秀生,还收集多种动植物的标本。琴纳青少年时期,天花这个可怕的瘟疫正在整个欧洲蔓延着。
尤其在这时,他本人也感染上了这种病毒,经过一段时间的隔离后,终于康复。这一次的经历给年少的爱德华留下了心理阴影。在英国几乎每个人都会传染上这种病,在成年人的脸上或身上会留下难看的疤痕。成千上万的人由于病情严重而变成瞎子或疯子,每年死去的人更多。琴纳目睹这种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从13岁开始就立下了将来当个医生能根治这种疾病的愿望。在哥哥的帮助下,跟随外科医生卢德洛学了7年医术。像许多科学的先驱者一样,他也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他研究地理,诸达诗文,富于乐器,喜爱雀鸟,还会制作气球。20岁时,他已经是一名能干的助理外科医生了。
18世纪的欧洲是天花十分猖獗的年代。当时的英国有接种天花的习惯,办法是把天花病患者身上的脓,以小刀拭在受种者的皮肤之下。受种者因为不是透过空气在肺部染病,因此多数只会出现轻微的天花症状。但这种天花接种有严重缺点:因为受接种的人是得到了真正的天花病,故此还是有死亡的可能。而且受种者在完全产生抵抗力之前,会把天花传染给身旁,未有抵抗力的家人,所以必须被隔离。在医疗实践中,琴纳从牧场挤奶女工在患牛痘的母牛上感染牛痘后,而不会染上天花这一发现上得到启发。经过20多年的探索、研究,于年5月的一天早晨,他用清洁的柳叶刀在一个叫杰米的8岁孩子的两条胳膊上划破几道,接种上牛痘浆。事实证明,这是一预防生天花的正确而有效的途径,牛痘疫苗从此产生了。牛痘接种的成功,为免疫学开创了广阔的领域,在国际上,琴纳赢得了极大的赞誉。年夏,人们称誉他为伟大的科学发明家人生命拯救者。拿破仑曾称琴纳为伟人。所有现代接种法实际上都是来源于琴纳的第一次伟大发现。年1月26日,伟大的医生琴纳在伯克利寓所停止了心脏跳动,终年七十四岁。终生没有得到大学教授的头衔,但是,一个医生所能得到的一切荣誉,他都得到了。二、发现牛痘防治天花是当时医学上的一个重要课题,那时天花是人类疾病中最可怕的一种。天花患者的死亡率达百分之十,而幸存者也大都变成了麻子,许多人一谈到天花就谈虎色变。甚至认为,与其变成麻脸,倒不如死去。天花并不择人而染。乔治·华盛顿在一七五一年患上天花,虽没有因此而丧生,却从此变成了麻子。一七七四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死于天花。事实上,在那时没有麻子的脸是少见的。女人如果没有麻子,仅仅这一点,比起那些不幸的人们来,就被认为是美丽的了。每年发生好几次天花流行使琴纳感到难以应付,眼看病人痛苦的死去,医生也毫无办法。可是奇怪的是,只要得过一次天花,皮肤上留下疤痕的人再也不会得第二次天花。而且,患天花的尽是地主、神甫和农民,那些从事挤牛奶的姑娘却一次也没有发生过。一七一八年,英国贵族梅丽·惠特尼·蒙塔古夫人从土耳其旅行回来说,土耳其人把症状轻的天花患者的疤疹液故意接种到自己的身上,接种后就会患轻度天花,却因此而获得了免疫力。梅丽夫人相信这种说法,并给自己的孩子接种。实际上,中国在十六世纪明朝隆庆年间,就发明了种痘术预防天花的方法了。到了十七世纪,中国的种痘术传入俄国、土耳其、朝鲜和日本,传布到欧洲各国。一直到十八世纪,在欧洲才发现了牛痘。医院后不久,就对防治天花发生了兴趣。他也许听过梅丽夫人的实验,但也许毫无所闻。然而,他确实听到过家乡格洛斯特广泛流传的一种说法,即牛痘既可以传染给牛,也可以传染给人。那里的人们认为,牛痘和天花是不能同时并存的。琴细想,自古以来挤奶姑娘和牧牛姑娘漂亮,她们没有麻脸。那么,牛瘟和天花又有什么关系呢?果真牛痘预防了天花了吗?琴纳决心要解答这一连串的问题,他以顽强的精神对牛痘研究了二十多年。当时中国的种痘术已传到了欧洲,他仔细地阅读了有关种痘术的报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琴纳开始仔细地对家畜进行了观察,他观察了马的“水疵病”和牛的“牛痘”,最后得出结论。水疵病也好,牛痘也好,都是天花的一种。为什么得过一次天花而没有死去的病人,永远不再会得第二次天花的秘密了。原来是只要患过一次天花不死,就能在身体内部获得了永久对抗天花的防护力量。天花不仅危害人类,同样也袭击牛群,几乎所有的奶牛都出过天花。挤奶姑娘和牧牛姑娘在和牛打交道的过程中,因感染上牛痘而具有抵抗天花的防疫力了。牛瘟的秘密终于揭开了。琴纳决定给人们进行牛痘的人工接种来预防天花。一七九六年五月十七日,正是琴纳四十七周岁的生日。这天,琴纳的候诊室里一清早就聚集了许多好奇的人,决定性的实验时刻来到了。琴纳抱着对自己理论的充分信心,亲自承担着令人毛骨惊然的风险和责任进行人体实验。他从挤牛奶姑娘尼姆斯手上取出牛痘疮疹中的浆液,接种到一个八岁小男孩菲普斯的身上。两个月后,他再一次给这个儿童接种,不过这次不是牛痘,而是真正的天花浆液。结果那个儿童没有感染上天花,他确实获得了免疫力。为了慎重起见,琴纳还想再重复一次这个实验。为了找到一个明显的牛痘患者,他不得不等待了两年。两年的等待使他无比焦燥,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发表只实验过一次的研究成果,而是一直耐心地等待着。一七九八年,琴纳终于又找到了一位牛痘患者,重复实验的结果也获得了成功。琴纳这才发表了自己的报告,宣布天花是可以征服的。在拉丁语中,牛叫Vacca,牛痘叫Vaccina。因此,琴纳把通过接种牛痘来获得对天花免疫力的方法叫作Vaccination,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种痘”。一七九七年,琴纳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送到英国皇家学会时,曾遭到了拒绝。一年以后,琴纳自己筹集经费刊印发表了这些论文,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表示坚决支持,有的怀疑,也有的反对。在无数次实践的面前,一切怀疑、反对都被无情的事实所粉碎。天花可以用种牛痘的方法来预防,终于占据了历史上应有的地位,种痘在欧洲迅速传开了。英国皇室的人也接受种痘。为了鼓励种痘,一八零三年成立了皇家琴纳协会,由琴纳任会长。天花所引起的死亡在十八个月内就下降了三分之二。一八零七年,德国的巴伐利亚州实行义务种痘制。在巴伐利亚,仍然纪念琴纳的诞辰,并规定这一天为休假日。其它各国也都效仿巴伐利亚,就连当时落后的俄国也沿用了这一作法。在俄国,最初接受种痘的儿童被称作Vaccinov,这些儿童的教育费由国家承担。在英国,医学界使琴纳享受荣誉颇费周折。一八一三年,琴纳被推举为伦敦医科大学的教授候选人,但是,校方却要以希波克拉底(约公元前~前,古希腊哲学家)和盖伦(~)的理论,即所谓医学的“经典”来考琴纳。琴纳对此加以拒绝,他认为,征服天花就充分具备了教授的资格。然而,大学当局却不同意,琴纳终于因此没有被选为教授。三、二十年顽克天花26岁的琴纳在家乡当了一名乡村医生,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开始行医,他一边行医,一边研究治疗天花病的方法。看到大量的天花病人在痛苦中死去,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琴纳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知道,12世纪时中国人已发明了往人的鼻孔里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方法,问题是这种方法并不安全,轻的留下大块疤痕,重的会导致死亡。为了根绝可怕的天花,琴纳决心寻找更有效更安全的办法。有一次,乡村里有检查官让琴纳统计一下几年来村里因天花而死亡或变成麻脸的人数。他挨家挨户了解,几乎家家都有天花的受害者。但奇怪的是,养牛场的挤奶女工中间,却没人死于天花或麻子。他问挤奶女工生过天花没有,奶牛生过天花没有,挤奶女工告诉他,牛也会生天花,只是在牛的皮肤上出现一些小脓疱,叫牛痘。挤奶女工给患牛痘的牛挤奶,也会传染而起小脓郊,但很轻微,一旦恢复正常,挤奶女工就不再得天花病了。通过观察,琴纳发现挤牛奶的工人很少患天花,于是猜想其中必有奥妙。琴纳发现,凡是得过天花,生过麻子的人,就不会再得天花。他想,或许得过一次天花,人体就产生免疫力了。挤奶女工得了一次轻微的天花,就有了对天花的免疫力了。他开始研究用牛痘来预防天花,终于想出了一种方法,从牛身上获取牛痘脓浆,接种到人身上,使之像挤奶女工那样也得轻微的天花,从此就不患天花了。年5月的一天,琴纳从一位挤奶姑娘的手上取出微量牛痘疫苗,接种到一个8岁男孩的胳臂上。不久,种痘的地方长出痘疱,接着痘疱结痂脱落。一个多月后,琴纳在这个男孩胳臂上再接种人类的天花痘浆,竟没有出现任何天花病征。试验证明:这个男孩已经具有抵抗天花的免疫力,琴纳的假设被证实了,琴纳为搞清这个男孩还会不会得天花,又把天花病人的脓液移植到他肩膀上,这样做要冒很大风险的,但事实证明,这个男孩没有再得天花。人类从此获得了抵御天花的有效武器。四、与拿破仑故事长期以来,天花的广泛流行使人们惊恐战栗,谈虎色变。天花曾经威胁过公元前一千年前的、不可一世的古罗马帝国。公元八四六年,在来自塞纳河流域、入侵法国巴黎的诺曼人中间,突然流行了天花,使首领惊慌失措,他采取了残忍的手段,下令杀掉了所有天花患者和看护病人的人。英国史学家、政治家马考莱(~)把天花称为“死亡的忠实帮凶”。十八世纪,欧洲蔓延天花,死亡人数达一亿五千万人以上。一七九六年七月,欧洲爆发了战争。在意大利战场上,拿破仑?波拿巴正在取得他最初的辉煌的胜利。到处都在发生革命,旧的秩序正在彻底崩溃。然而,仅仅这些还不能完全说明当时欧洲所发生的事情。
一八零二年,因英法之间重起战端,许多在法国的英国平民被法国军队当作战俘扣押了起来。有人向拿破仑发出呼吁,要求释放这些被扣押的无辜的英国平民。当拿破仑打算驳回这一呼吁时,突然发现呼吁书的签名者之中有爱德华·琴纳的名字,便答应了他们的请求。这位几乎征服了欧洲的人,却同意了天花征服者琴纳的要求,英国人获释了。也就是说,爱德华·琴纳的名字征服了整个欧洲,震撼了世界。
法国皇帝拿破仑,曾经亲眼目睹过天花无情地夺走无数法国士兵的生命,年4月,他让内务部长向全国发布种痘的指示,第二年,拿破仑又亲自下令:所有未出过天花的法国士兵,必须接种牛痘。在年至年的三年间,法国有万人接种了牛痘。
五、云开雾散
琴纳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牛痘的成因与作用的研究》寄给英国皇家学会英国皇家学会拒绝刊印琴纳的一文,但后者拒绝发表。琴纳只好自费印了几百份。
当时医学界怀疑他的发现,有人报着敌视的态度写道:“我们不相信你这一套,我们是有根据的。”并将琴纳的发明称为“虚伪的预防。”更严重的威胁来自教会,教会里有人指责说:“接触牲畜就是亵渎造物主的形象,”“接种天花乃是谎言。”新闻界也趁火打劫,有的记者写道:“你相信种牛痘的人不会长牛角吗?”“谁能保证人体内部不发生使人逐渐退化成为走兽的变化呢?”报纸上出现了这样耸人听闻的消息:“某人的小孩开始像牛一样地咳嗽,而且浑身长满了毛,”“某些人开始像公牛那样的眼睛斜起来看了。”有些书上印着彩色插画来证明种牛痘的不幸。格洛斯特医学会的同行们则攻击他践踏了希波克拉底《医生誓言》,要开除他的会员资格。还有许多人认为,接种牛痘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像牛一样长出尾巴和犄角。教会则把他看作是“魔鬼的化身”,诅咒他应该下地狱。
面对这些铺天盖地而来的污泥浊水,琴纳淡然地回答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琴纳虽然出身于牧师家庭,但从小就有自己独立的个性,不人云亦云,不盲从权威。在攻击和中伤面前,琴纳医生选择了保持沉默。他回到家乡,继续为村民们免费种牛痘。他的义行获得好友们的支持,大家帮他建了一个小屋,并取名为“牛痘圣殿”。他在这“圣殿”里忙碌地为村民种痘,继续到各地宣扬种痘的好处。
为了回答种种责难和疑惑,琴纳又于年陆续发表了关于牛痘接种的一系列文章。同行中,多数人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也有少数人对他的发明产生了极大兴趣,其中就有伦敦两位著名的医生皮尔逊和伍德维尔。伍德维尔还发现牛痘接种者可以是未感染牛的传染源,为以后大量生产牛痘苗提供了依据。
琴纳的研究成果很快被译成德、法、荷、意和拉丁文在各国发表。由于琴纳牛痘接种法的推广,天花发病和死亡人数大大下降。英国政府终于承认这一创新的重大价值,年和年议会先后授予琴纳1万和3万英镑奖金;在伦敦建立了新的研究机构——皇家琴纳学会,由琴纳担任首任主席。在这里,琴纳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研究工作之中,团结和培养了许多青年研究者。
由于琴纳的牛痘接种法简便、安全而高效,十几年间迅速传遍欧洲各国和美洲大陆。年,牛痘接种法传入中国,逐渐取代了人痘接种。年,西班牙还特地派遣医疗船队向所有海外属地推广实施牛痘接种法,这一环球航行历时整整3年。当时英法是交战国,但琴纳的名字深受拿破仑的敬重,拿破仑称他是“人类的救星”。德国人把琴纳5月17日的生日作为盛大的节日来庆祝,举国上下载歌载舞,开怀痛饮,欢呼人类的新生。
年1月24日,琴纳去世,终年74岁。他的贡献并不限与战胜天花,更为重要的是,他证明疾病可以预防、传染病可以征服,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乡村医生。
材料来源:百度百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tl/8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