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直通车肿瘤免疫治疗IOPD

核心观点

1、肿瘤免疫治疗采取革命性的思路,发展迅猛。与传统治疗方法试图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不同,肿瘤免疫治疗(Immuno-oncologyTherapy,I-O)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实现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其思路是革命性的。近3年内,FDA批准了首个PD-1Pembrolizumab(Keytruda)、首个溶瘤病毒Talimogenelaherparepvec(lmlygic)、首个BiTEs(BispecificT-CellEngagers)Blinatumomab(Blincyto)、首个CAR-Ttisagenlecleucel(Kymriah)。I-O加速发展,显示出极其突出的效果。本篇报告重点讨论以PD-(L)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CheckpointInhibitor,ICI)。

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大放异彩,PD-(L)1单抗治疗地位迅速提升。在各类I-O疗法中,目前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最为成功。继CTLA-4单抗之后,PD-1等靶点研究进展迅速。年以来,共有5个PD-(L)1单抗获批上市,适应症已经覆盖常见的数十种癌症(黑色素瘤、肺癌、霍奇金淋巴瘤、头颈癌等),部分适应症逐步获得一线地位。率先上市的Opdivo和Keytruda年销售额合计超过50亿美元。

3、联合用药(Combination)是I-O用药的重要思路。I-O药物存在单药应答率不高的问题,联合用药可能提高I-O药物应答率。从临床试验来看,I-O药物的联用策略是:以PD-(L)1为主,联合其他药物。最常见的组合是I-O/I-O和I-O/其它类单抗,靶向药物和传统化疗药物也是组合对象。我们认为,随着I-O相关药物的开发,未来有望出现更多的I-O/I-O组合,如PD-1/IDO,PD-1/LAG-3等等。

4、国内市场:多家药企角逐PD-(L)1单抗市场,领先的本土药企与跨国企业差距较小。PD-(L)1单抗的竞争激烈,国内企业研发进展迅速,与跨国企业的差距较小。目前,Opdivo、Keytruda、Tecentriq等外资药企品种在国内累计开展了超过20个3期临床试验。国内企业方面,已经有多家申报(目前14家获批临床),进展较快的恒瑞医药、信达生物都已经进入3期临床。年11月,BMS向CDE提交的Opdivo上市申请获受理,预计可能于年获批上市。我们预计,恒瑞等国内领先企业也将紧随原研上市。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我们建议







































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白癜风前兆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tl/347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