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最美护士候选人青岛经济技术
大爱无声天使情怀
——青医院侯磊磊事迹
时光中会不会有永恒的感动?答案是有。因为,有这样一位护士,她一直用青春书写着生命的感动。她用真挚的爱心为患者拂去满身的伤痛;她用无私地奉献延长着患者的生命。当她看到自己精心护理的病人转危为安时,她的脸上露出了朴素的微笑,她此时的微笑是最美丽的,她就是青岛经济技医院肿瘤科护士长侯磊磊。她,32岁,硕士研究生,主管护师。她理论扎实、业务精湛,医院参加市、区的护理技术比武,带领团队荣获青岛市第一、二、三届健康杯优质护理服务技能大赛的团体一等奖、二等奖;个人荣获“青岛市卫生计生系统岗位技术标兵”、“青岛市卫生计生系统岗位技术能手”。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多次荣获区级嘉奖、区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等荣誉称号。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侯磊磊年到青医院工作,期间医院进修学习,年取得省级危重症专科护士上岗证。工作至今已经13年,13年的历练,使她从懵懂的小护士,逐渐成为一名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老护士;13年的历练,使她从一位普通的护士转变成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护士长;13年的历练,使她对护理这份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13年来,侯磊磊每天身着白衣,头顶燕尾帽,穿梭巡回于一个个病人的床前,迎来伤残病痛,送走健康幸福。她常常在夜深人静时仍守护在生命垂危的患者身旁,重复着输液、测血压、量体温,给患者吸痰、导尿、翻身、拍背,即使病人的痰溅她一身,她也毫无怨言。待患者的呼吸平稳了,心电监护仪显示各项参数正常了,输液、输氧、引流通畅了,她才能长长舒一口气,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让夜晚的凉风带走难熬的困倦。看到微露曙光的东方,才知天已拂晓,此时疲倦的患者家属也已睡去,而只有输氧管的水泡声和她的脚步声相伴......
练就过硬本领,为抢救赢得时间
以天使的名义,担起救死扶伤的道义;用天使的真情,抒写着一段救死扶伤的经历。
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总是难忘的。她用饱满的热情、温暖的语言、真挚的眼神和娴熟的护理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温馨服务。她先后工作在脑外科、ICU和肿瘤科,医院最忙碌的科室,医院危重病人最多的科室,虽然忙碌而辛苦,但在每个科的护理工作经历都为她的护理生涯不断的添砖加瓦,练就了过硬本领,奠定了更加牢固的基础。她做事认真,力求精益求精。记得做责任护士时,一位股骨颈骨折术后的患者,接班时她发现患者患侧出现畸形,且双下肢有轻微的长度不一,她及时把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值班医师,并配合医师做进一步的检查及X光检查,放射报告显示未见异常。但是她没有就此放弃,亲自查阅该患者的X光片,发现X光片存在异常时,就及时请科内当班医生一起查阅,经医生确认后通知相关科室,并及时会诊,使患者得到及时处理,并得到医生的认可和领导的赞许,使她也感觉学以致用的重要。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的病人抢救时总是那样分秒必争,记得一次夜班时,一个新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的患者需要紧急手术,她以娴熟的护理技术为患者进行了开放静脉通路、吸氧、导尿、备血、备皮等术前准备,由于患者为车祸伤所致,口面部不断喷血,她需要及时为患者清理呼吸道,在吸痰时被患者的血、痰、胃内容物溅了她一脸一身,家属看到后感觉不好意思让她快去清洗更换衣服,她知道这是她的职责,现在患者最需要她,她没有马上离开,继续为患者清理呼吸道,配合医生做相应的处置,直至病人去手术室手术,事后家属跟她道歉,但她却微笑着说:“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患者能转危为安是我最大的幸福。”
大医精诚,大爱无声
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生命之树便会常青……
作为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还要有良好的医德修养和一颗仁爱之心。如果说技能和知识储备显示了一名护理人员的“硬件”水平,工作中对病人表现出的人文关怀,则是护理人员的“软件”。记得脑外科当时收治了一名无名氏的脑出血患者,术后患者肢体偏瘫,不能活动。在护士长的带领下,侯磊磊和她的同事担负起了照料这位患者的重担,为患者喂水喂饭、剪指甲、刮胡须、端屎端尿、皮肤护理、功能锻炼,并将她们自己的洗头水、沐浴液拿出来为患者洗头擦浴、夜间盖被子等等连续照顾患者好几个月。护理前辈的言传身教对她的影响甚是重要。一位有自杀倾向的晚期肿瘤患者,由于不相信家人,在她巡视病房时,侯磊磊发现她还没有吃饭,她亲切地与病人谈心,开导病人,循循善诱,并为其买来热饭、热汤、热菜,之后她担心患者不好意思开口,她叮嘱护士如果她不在时及时保证患者的就餐。她用天使之爱,播洒着人间最美的真情,无私的爱心诠释了新时期优秀护理人员的品质,感动了患者,使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在她眼中,她认为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医务人员应该做的。
一场与死神的夺命鏖战
古代的剑客是逢敌亮剑,而我们的医者是遇危必救。战争中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在抢救工作中是争分夺秒智者胜。
ICU是医院“三集中”的地方,集中了全院危重病人、精密仪器及技术过硬的护理队伍。ICU要求护士们除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外,还应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也是因为ICU的工作使侯磊磊在危重患者抢救方面得到更加系统的提升,更加扎实了她的基本功,ICU精良的仪器,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护理,优秀的团队,演奏出和谐的音乐、培养了她优质的品格。年11月22日,黄岛燃爆事故发生后,科室成立应急小组,她作为ICU的副护士长积极地参与到抢救治疗中,她几乎忘记了白天黑夜,吃、住在科里,认真观察着监护仪上的每一项指标,所有抢救工作都在紧张有序的进行。艰难的煎熬一直持续了四天四夜,她和护理同仁们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解除病人的病痛,用她的微笑和无私的奉献支撑起无力的生命,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让痛苦的脸上重绽笑颜,让一个个家庭都重现欢声笑语。一名30多岁的男性极危重伤员经治疗后脱离了呼吸机,生命体征恢复平稳醒来后,他用尽全力地抬起自己的手,不停地抖动,好像有什么话要说。“您哪里不舒服吗?”护士问。他摇摇头,还是不停地抬手。护士又拿来纸笔,让他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可是,由于体力不支,他写的字歪歪扭扭,大家都看不清楚。“您别着急,等一会儿拔掉氧气管,您再慢慢说,您要平静一点儿。”,随后他用尽全力地说:“我还要生二胎!”顿时,忙碌中的医护人员们都惊呆了,疲惫不堪的侯磊磊顿时被一股暖流击中。当时,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想不到他从死亡线上被抢救回来,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这个,这是对她和同事们工作的最大肯定。大家深深地被感动了,他让侯磊磊明白了什么是希望!
接受挑战,担起重任
事不避难、勇于担当,源于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追求,源于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年1月,医院成立肿瘤科,她临危受命被派到肿瘤科担任护士长,从ICU到肿瘤科,从“集中营”到“肿瘤君”,新的环境、新的专业、新的角色、新的挑战激起了她新的斗志。她没有抱怨,也没有逃避,她带领科室护士,克服重重困难,加班加点,她以真诚的爱对待患者,以真诚的心对待同事。注重以人为本,她一有机会就和护士们谈心,从生活上关心,从情感上关怀,及时疏导她们不良的情绪,让她们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对新科室树立新的希望,提高了科室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使科室的护理工作有了很大起色。使肿瘤科护理工作不断提升,积极配合医生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注重科室管理,工作中的她要求自己尽量做好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落实核心制度,绷紧护理安全的这根弦。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尽量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好角色转换。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顺利完成二甲复审工作。通过二甲复审,使全科护理人员护理服务及技术操作更加规范。
钻研业务,学以致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铁还需自身硬!
医学是一门永远追求进步,不断要求发展的科学,为学习最先进的知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努力充实自己,她从一个中专生,不断自学到现在的护理研究生,并取得硕士学位。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先后取得急诊护士专科证,社区护士证、护理骨干师资培训证,青年护士长上岗证、青岛市静脉输液百名专家团队的专业证书等。在平日的工作中注意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理念及时运用到护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刻苦钻研业务,通过多年的临床磨练和刻苦钻研,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地掌握各项护理操作。她自己不断学习的同时,注重加强科室护理人员的培训。为了提高科室的护理水平,她处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除了与同事们共同探讨临床专业知识和技术,她还总是毫无保留地给年轻护士们介绍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教训和与病人交流沟通的技巧,将新知识、新理论、新理念与护士共同分享,做好科室的传、帮、带工作。她善于积累知识、总结经验,作为主编参与编著3本;作为副主编参与编著3本;撰写护理论文7篇;发明实用新型专利3项。
无论是作为一名护士还是一名护士长,侯磊磊从一场场紧张不休的抢救中去贴近生命、去感悟人生、去聆听患者的心声,用奉献践行着南丁格尔的誓言,用爱心净化自己的心灵,激励自己在病房穿行,她用微笑面对每一位患者,用真诚赢得每一份尊重,用爱心呵护每一个生命,把满腔的热情奉献给她热爱的护理事业,她把爱心送到每一位患者的心中。13年来,在岁月流逝中她尝到了病人感谢时的甜,愧对家人时的酸,工作繁忙时的苦,被病人责难时的辣。懂得了什么是信赖与期待,尽管,在那温馨笑容的背后,有过辛酸甚至凄楚,但她已经学会了如何笑着去面对、包容,学会了大爱无声,这就是侯磊磊---一名白衣天使的情怀!!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jj/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