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死亡处方为所有医护敲响警钟

这是一位重病的医生为自己所开出的死亡处方!这是对所有医护人员的忠告!

一个好医生是如何一步步地、无限地走近死亡?这个故事在为所有医护人员敲响警钟的那一刻,也叩问当今这个畸形的医疗执业环境。

他叫胡卫民,是医院一位副主任医师。胡卫民是一位在社会上比较有名望的医生。血管内科医生、高血压专家、卫生部健康中国战略规划专家组成员、央视年感动中国候选人、人民网全国十大健康风云人物等等。然而这所有光环都掩盖不住一个残酷的现实:医生是上帝派来拯救人类的,但医生同样也需要被拯救。

从自我感觉良好到一夜间生命垂危

胡卫民从自我感觉良好到一夜间生命垂危,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恰恰是医生的忙累和无暇,当他突然感到将军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检查后发现严重的肝硬化并大量腹水,体重减少了近三十斤......病情持续恶化!

胡卫民因肝硬化失代偿合并大量腹水,先后去北京、长沙等地寻医问药。医院治疗后,腹水减少,但不到半年就发生更严重的并发症,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和肝功能衰竭。无奈之下,医院进行了原位肝移植手术。

然而,当胡卫民满怀信心走向来之不易的新生活的时候,恶性淋巴瘤却悄悄地向他袭来,侵犯了直肠、前列腺、胸椎、腰椎、腹腔淋巴结等多个器官组织。在医院住院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lV期。因直肠全层侵犯,化疗中直肠出血、穿孔随时都有可能可以发生。因肿瘤侵犯到胸椎、腰椎,疼痛,翻身、起床、上厕所十分困难,生活难以自理......

从不知疲倦夜以继日到病榻上的反思

躺在病榻上的胡卫民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我反思自己透支健康和生命原因,关键在于工作压力太大,每天十六小时工作时间,熬夜成为常态,饮食也不规则。不休闲、不释压、不看病、不体检、不睡觉、带病干,这样能不出问题吗?

这就是一个自始至终不知疲倦、救治了无数人的医生,在不经意间为自己开出的死亡处方。而这样的死亡处方绝不仅仅是胡为民医生独有。人民日报曾报道指出“从疲劳到癌症只需要四步”:轻度疲劳→深度疲劳→重要脏器内部变异→诱发癌症。

医护人员到底有多少因过度劳累而最终患癌的无从统计。但却鲜明地向全社会传递出:医护人员已经成为癌症高发人群!而这张死亡处方更是对所有医护人员忠告,为所有医护人员敲响警钟:没有健康一场空,活着的医生才是好医生!好好活着才能造福更多病人!好好活着就是对家人、朋友、病人最大的负责!

这样的警钟希望唤醒这个沉睡的时代

胡卫民医生的悲惨经历,在当下的医护人员群体中,绝不是个例。医护人员因过度劳累而患癌的、猝死的日益增多,这是一个行业已经陷入畸形发展的强烈讯号。而这种以透支医护人员生命为代价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方式是不科学的!希望这一声声警钟能够唤醒这个沉睡的时代。

就说最近被网络热议的安徽省六安市年仅31岁的外科医生方培虎值班猝死事件吧。当地有关部门一则号召全体医务人员向方培虎医生学习的决定引发轩然大波。医护人员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对号召向猝死医生学习的本意,这个理解能力我想还是有的。但问题关键是:为什么医护人员在明明知道相关部门本意的情况下,还会产生这么大的抵触呢?当地有关部门在作出这样的决定之前,为什么就没有想到一定会出现这样的后果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一些官员根本就不了解医务人员真实工作生存状况,不知道他们在难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这件事情发生后,一些媒体指出当地的相关部门错就错在选择了错的宣传方式。我说这不是方式方法的问题,而是思想认识层面的问题,是工作作风的问题。这样的认识和作风是长期形成的,习惯了高高在上,习惯了闭门造车,习惯了办公室里抓工作,习惯了不管不顾医护人员疾苦,习惯了心里没有医护人员,这绝不是选错了宣传方式那么简单。

工作方式方法不对,这次注意了,下次可能就不会再出现了。但认识和作风上的问题是最要命的!有这样的思想认识和官僚作风在,今天可以发一个愚蠢的学习号召,明天指不定还会干出什么更匪夷所思的事情来。

医护人员是健康中国的主力军,健康中国事关各行各业和所有人,中央更是要求把健康政策融进所有政策。而方培虎事件留给各行各业所有官员的启示是:深入反思改善医护人员执业现状,给予所有医护人员一份安心执业的保障,而不是仅仅认为是宣传方式出了问题。

胡卫民、方培虎......当一个又一个医生患癌、猝死时,无不是在有力地控诉着这个时代:我们不能再把尊医重卫、关爱医护人员当成一句口号了!

医院等百名专家联合公益互助

这个公益活动的名字叫“医互助”医护健康保障计划,由百医院专家联合发起。

你的义务:如果你是普通的医生,参加这个活动,需要你捐出1小时的时间,用于为患病的医生同行和家人,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如果你是专家级的医生,参加这个活动,需要你捐出1小时的时间。用于为患病的医生同行和家人,提供重大疾病远程会诊咨询;

你的回报:快速就医保障:公益活动赞助者将为参与的医生和家人提供快速就医保障。就医保障捐赠:医互保为参与的医生级家人提供10万个免费名额,重大疾病提供元就医保障金。

保障范围:重大疾病及34种高发疾病;48小时内提供远程会诊咨询;元就医保障金,可用于远程会诊、预约门诊、预约住院、安排手术。

参与方式:医护人员点击“阅读原文”,免费加入医互助健康保障计划。

↓↓↓点击阅读原文

不能再把关爱医护当成口号了

淅水

赞赏

人赞赏

人喜欢

长按







































北京中医能治愈白癜风吗
南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jj/254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