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quot饿死quot
平时大家常说的“癌症”就是恶性肿瘤,它是多种相关疾病的统称。当身体内细胞发生突变后,不断分裂,不受身体控制,最后形成癌症。
肿瘤患者除了要保持坚强乐观的
与病魔做斗争,
在吃这方面,
也要格外注意!
很多肿瘤患者不敢吃太好,
担心把癌细胞养肥了,不好治。
也看到过有“饿死肿瘤”
类似的说法,
真的有用吗?
首先,来了解癌症和饮食之间的关系。俗话说“病从口入”一点也没错,你瞧这“癌”字就有三张口,可见饮食和癌症的关系是密切的。
如胰腺癌、肠癌,一般与“三高”(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品)有关;食管癌与亚硝胺慢性刺激或者饮食过烫等有关;肝癌与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水质污染、大量饮酒等有关。
因此,有些肿瘤患者对吃极为小心翼翼,什么“鸡、鸭、鱼、肉”等营养丰富的食物,都被打入“冷宫”。
万事都不能“矫枉过正”。大家对于“饥饿疗法”的存在有很大的误区,因此想要走出误区很重要。
实际上,肿瘤细胞的营养来源主要是葡萄糖,此外对于氨基酸、脂肪这些营养物质也存在异常代谢,也就是说,即使机体不吃不喝,肿瘤细胞都有办法获取营养、消耗机体,届时饿坏的只能是病人自己,并且摧毁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将非常不利于肿瘤治疗。
肿瘤的“饥饿疗法”概念已经提出几十年了,但它指的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来饿死肿瘤,并非是让病人挨饿。想通过减少进食来“饿死肿瘤”的想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饿死肿瘤”
的正确打开方式
首先要谈的就是饮食。不吃不喝、过度节食不可取,不过适当的控制饮食、调整饮食结构。比如低糖高蛋白、化疗期间短期的节食,是没有害处的;特别是对于乳腺癌、肠癌患者,要尽量控制体重,不要过度肥胖。
其次,我们来谈谈肿瘤的生长。所有的生物要存活都得遵循一个规律:能量与物质的代谢。无论是生存和生长对正常细胞还是肿瘤细胞都离不开“吃”,葡萄糖是肿瘤细胞必需吃的东西,剥夺葡萄糖,肿瘤细胞就会死亡。此外,还有对氨基酸的掠夺,提高线粒体的供能等。
肿瘤细胞
如何获取营养?
打个比方,肿瘤好比躲在城墙内的敌人,那么氨基酸转运体、葡萄糖转运体、线粒体就是城内或城边的无良商贩。他们运送物资,需要依靠各种道路,而大大小小的血管就是“肿瘤生命的供给线”。早在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佛克曼首次提出切断肿瘤血管、饿死癌细胞理论:没有血管的肿瘤,一个月的时间里连1毫米都长不到,而拥有血管的肿瘤3天就能长到原来体积的倍。
如果你想攻克城堡,首先就是要“断其粮草”!也就是切断肿瘤血管通道。
可是科学家们发现癌细胞的血管异常丰富和发达,而帮助运输粮草的是一个名叫“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若用抗血管形成药物抑制血管新生及生长,发现肿瘤会缩小。目前,应用这种思路的药物有很多,临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作用在血管丰富的肿瘤,如肠癌、肺癌、肝癌等。
此外,对于肝脏肿瘤来说,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将肿瘤血管进行“栓塞”,“截断”输送营养物质的“肿瘤生命供给线”,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以其之道,还治其之身”,在将“动脉栓塞”的同时,聪明的科学家们还送了一份特别的“礼物”给肿瘤君,那就是“灌注化疗”药物!导管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入到肿瘤供血靶动脉后,将化疗药物与栓塞剂的混合物,以适当的速度注入,使靶动脉闭塞,引起肿瘤组织的缺血坏死,同时化疗药物随着“栓塞剂”沉淀于肿瘤,可以缓慢释放,起到“长效”消灭肿瘤的作用,这就是“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肝肿瘤患者是否都可以采用TACE治疗
答案:“并不尽然”
TACE(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是目前原发性肝癌以及部分转移性肝癌的重要治疗策略。以胰腺癌肝转移为例,部分肝转移病灶的“动脉血供”并不丰富,因此TACE(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抗肿瘤作用发挥有限。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再换一个思路,当“断其粮草”无用之地时,我们该如何?
直接采用“火力攻击”,也就是说可以考虑局部微创治疗(海扶刀、射频消融)联合系统治疗(化疗、靶向、中医药等)。
除了血管这运输通道,还有别的运输方式吗?
“饥饿疗法”,即通过抑制肿瘤生长所必需的血管生成,阻断其获得氧气、养分等生长所需,从而最终“饿死”肿瘤。
之后,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也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研究,然而就临床效果而言,尽管“饥饿疗法”使不少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延长了生存期,但并未实现彻底消除肿瘤细胞的目标,也有耐药、不良反应的问题。因为肿瘤非常狡猾,它能不断地修建新的小道,绕开机体免疫系统,在肿瘤细胞,免疫功能是受到抑制的。因此,机体免疫系统的力量和形成是对敌人的全面封锁,净化环境(也就是肿瘤微环境)。这也就是,目前非常热门的“免疫治疗”。
年美国《科学》杂志将癌症免疫治疗评为“重大突破”,PD-1作为免疫疗法中的主力军。
人体的免疫系统非常之强,而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治疗肿瘤,即细胞免疫治疗在理论上成为唯一有可能彻底清除癌细胞的方法:免疫应答可以发现并破坏肿瘤细胞(包括在没有其他辅助治疗条件下清除复发的癌细胞),因而免疫治疗方法被认为是最精确、最强大和最安全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机制,应用于控制肿瘤的免疫应答。
作为21世纪抗击癌症的新希望,PD-1/PD-L1抑制剂所起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T细胞恢复活性,识别和摧毁癌细胞。到目前为止,美国FDA批准上市的PD-1/PD-L1抗体药物已达5种,包括默沙东的Keytruda、百时美施贵宝的Opdivo、罗氏的Tecentrip、辉瑞和德国默克生产的Bavencio、英国和瑞士阿斯利康的Imfinzi。目前这五款药物,均未在国内获批上市,并且都是处方药物,所以建议广大患者用药需谨慎,请在有临床使用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很多国内患者为了能第一时间用上,纷纷选择出国看病,或者参加临床试验。我们中心也有很多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免疫治疗一线、二线临床研究,目前主要是肝癌、胰腺癌、胆管癌,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患者前来看病,接受最前沿的免疫治疗。
去年的4月份,NATURE的一篇报道首次揭示了肿瘤微环境中的Th1细胞能够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阻止癌症的恶化或转移;同样,反向调节的作用同时存在,如果改变肿瘤血管的结构使之正常化,这样也能够促进T细胞浸润到肿瘤微环境中,从而限制或阻止癌症的进一步恶化。肿瘤血管和免疫系统之间的这种双向调节的作用,提示或许这两个治疗联合会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总结表明,“饿死肿瘤”只是肿瘤综合治疗的一个方面,也是一个重要的抗癌思路。新的药物、新的治疗思路,为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希望在年能够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联合微创治疗等方面做出更大努力,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共同推进肿瘤临床前和临床的创新药物研发的进展,从而为临床肿瘤患者带来更多的和更优的治疗选择。
解婧
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肿瘤微创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于尔辛、刘鲁明名中医工作室主要成员。目前作为国际整合医学中心临床试验小组主要成员,主持中韩整合医学合作项目2项,参与包括肝癌pd-1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等新靶向药物在内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十余项。从事常见恶性肿瘤综合治疗10余年,在胰腺癌、肝癌、胃癌、肠癌及各种转移性肝癌的微创治疗(包括穿刺活检、冷热消融、海扶刀等)及系统治疗(化疗、分子靶向、免疫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家门诊:周一下午
小坊建议
远离致癌食物
1、腌制食品含致癌物二甲基亚硝酸铵
腌制食品:咸鱼产生的二甲基亚硝酸盐,在体内可以转化为致癌物质二甲基亚硝酸铵。咸蛋、腌菜等同样含有致癌物质,应尽量少吃。
2、烧烤食品含强致癌物不宜多吃
烧烤食品:烤牛肉、烤鸭、烤羊肉、烤鹅、烤乳猪等,因含有强致癌物不宜多吃。
3、熏制食品常食易得食道癌、胃癌
熏制食品:如熏肉、熏肝、熏鱼、熏蛋、熏豆腐干等含苯并芘致癌物,经常食用容易得食道癌和胃癌。
4、油炸食品含致癌物多环芳烃
油炸食品:食品煎炸过焦后,会产生致癌物质多环芳烃。
5、霉变食品含致癌毒草素黄曲霉菌素
霉变食品:米、麦、豆、玉米、花生等食品易受潮霉变,被霉菌污染后会产生致癌毒草素——黄曲霉菌素。
6、隔夜熟白菜、反复烧开的水含亚硝酸铵致癌
隔夜熟白菜和酸菜、反复烧开的水:会产生亚硝酸盐,在体内会转化为致癌的亚硝酸铵。
信息来源:医院、网络
本文编辑:王彦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jj/1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