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发病率第一的肿瘤居然在中国从现在起这
中国江苏网(记者孙骏通讯员冯瑶)众所周知,肿瘤的发病因素非常复杂,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如遗传、长期嗜烟酒、不良生活习惯等等,还有平时一些坏的饮食习惯等,这些因素叠加后久而久之形成肿瘤。食管癌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肿瘤之一。我国是食管癌发病大国,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全球第1位。食管癌的发病率占第5位,死亡率居第4位。我国新发病例占据世界新发食管癌病例一半以上。医院肿瘤科陈玉超主任医师表示,癌症的发病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因而,未雨绸缪,改掉坏习惯,早防早治是食管癌预防的关键所在。
陈玉超分析,食管癌是由食管鳞状上皮或腺上皮的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恶性病变。最常见的两种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和腺癌。我国食管癌的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约1:1.5-2;发病年龄以60-70岁最多。一般来说食管癌的高年龄发病说明食管癌致病因素和促癌因素的作用要经过长期慢性的积累过程。
研究表明:营养因素在食管癌发病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如纤维素、β-胡萝卜素、维生素C、叶酸等对食管有一定的保护因素,而过多摄入脂肪、动物蛋白、维生素B12、胆固醇及较高浓度的维生素D,会增加食管癌的发病风险。而膳食中的微量元素铁、钼、锌等缺乏也会导致食管癌的发生。
酸菜中有多量硝酸盐。亚硝酸盐,也有多种亚硝基化合物,从酸菜中分离出红甲脂有促癌作用。霉变食品中的霉菌不仅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同时霉菌也能促进亚硝胺的合成。经动物实验,已经发现的二三百种亚硝胺类化合物中约80%有致癌作用。
香烟的烟雾和焦油中含有多种致癌物,如苯并芘、多环芳烃、亚硝基化合物、环氧化物等,重度吸烟者比非吸烟者食管鳞癌发病风险高10倍,食管腺癌发病风险高出2-3倍。饮酒是食管鳞癌和腺癌的危险因素,并且与腺癌的关联强度比鳞癌高,乙醇含量越高发生食管癌的危险也越高。而吸烟与饮酒具有协同作用,同时嗜好烟酒的人,比单纯吸烟的人更易发生食管鳞癌。
其他如长期吃粗硬、辛辣、和油炸食物,或有快吞、咀嚼不细、进食过烫的饮食、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身体超重;口腔卫生不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胃食管返流病和Barrett食管病;共同的遗传背景等都是食管癌可能的发病因素。
陈玉超表示,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改善环境和控制环境污染,改善膳食结构可以大大降低食管癌的发生率。如对食物的多样性要进行必要的搭配,注意食品中少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特别注意对维生素A、维生素B的摄取量。多选取具有抗癌功效的食物,如新鲜的深色蔬菜和水果(如绿叶菜、西红柿、胡萝卜)、十字花科类蔬菜(花椰菜、独行菜、松兰、大白菜、油菜、芥菜)、粗杂粮(黑米、薏米、小米、燕麦)、各种豆类(大豆、扁豆、豌豆、红豆、绿豆、花豆)。这些食物中的多种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微量元素(锌、硒等)及植物化学物(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多酚化合物)能够阻止、延缓癌前病变发生或使癌前病变逆转。
除了积极预防,还应该警惕早期症状,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当出现可疑症状时(如轻微的或偶尔的食物下咽梗咽感;进食时胸骨后、心窝部有针刺、烧灼或摩擦样疼痛;与进食无关的食管内异物感;咽部干燥及颈部紧缩感;进食时在食管行经的某一部位有食物停滞感;胸骨后闷胀不适感等)应尽早地进行检查,尽早发现病变,提高治愈率。食管癌容易出现以下症状:胸骨后梗咽感伴吐黏痰;咽喉部梗咽感伴吐黏痰;咽喉部异物感;胸骨后烧灼感;单纯胸骨后梗咽感;单纯咽喉部梗咽感;颈部肿块;不明原因消瘦;呕血;不明原因低热;不明原因声音嘶哑;上腹部不适;不明原因贫血。
陈玉超介绍,食管癌的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和综合的治疗方法。对于不同期别的食管癌治疗目的有所不同。应该全面考虑,全程管理,多学科决策。合理使用手术、放疗、化疗、生物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中医药治疗,使各种治疗手段发挥最佳作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偏听偏信,固执己见均会留有遗憾。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jj/13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