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10月纪实生命应赋予乐观
「疾病最惧怕的莫过于我们的乐观,对生活始终充满的积极态度。」
自年12月开始,十五现代心理科学研究院的魏卓院长坚持每月医院,为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公益心理辅导讲座,昨天已是第11次。
由于上次医护人员对脉轮静心产生极大的兴趣,所以本次魏院长带领了白衣天使们做了一上午的脉轮静心和禅修。
因为我们都知道静心是通往真我,进入生命本源的唯一途径。生命的本源就是爱。
下午,给病友带来的主题是‘肿瘤三怕,与肿瘤和谐共处’。
由于上次该主题“肿瘤三怕,与肿瘤和谐共处”得到了病友们的强烈反响,因此本场,医院邀请并组织了全院范围内的病人和家属,到场人数达多人,可见此次的重视程度。让病人以积极乐观的心境对待自己的病情,有益病情的恢复;也让家属明白,不仅要在物理和药物治疗上给予最好的治疗,而且要在精神上赋予病人积极乐观的一面,缓解病人的消极情绪和恐惧心理。
魏院长从分析肿瘤的外在生存环境(物质因素)开始抽丝剥茧,让大家看到肿瘤只是我们看到的身体反馈的一个表象,而产生肿瘤的核心是其内在的生存环境,即心理上的、信念上的因素。
个人的认知、深层次的情绪,再加上一个表面的诱因,就会发展为肿瘤。而肿瘤最怕的三样是什么呢?是爱、高温和喜悦。魏院长通过简单通俗的讲解让病友理解为什么肿瘤最害怕爱、高温和喜悦,以及通过怎样的方法、练习让我们时刻处于爱、温暖和喜悦之中。
在快结束时,魏院长带领病友们一起唱了喜乐之歌,非常轻松自由,每个人将手臂在头顶摇晃时,就像将一切束缚病痛释放到了天空一样。
魏院长送给到场的所有人一句话:人来到这个世界,是来享受的,享受爱和喜悦的。但是一个真正成熟和成长的人,他不仅仅享受自己的喜悦和爱,还可以享受自己生命的痛苦和苦难。就像有白天就一定有黑暗一样,一个人有幸福和苦难,才是一个完整的自己。
病友的热情询问相关问题
结束后,病友们纷纷魏老师询问所提到的一些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和准确的方法。
问题一:光的呼吸冥想需要做多少频次?
魏老师:持续做十天,每天3-5分钟
问题二:对病灶部位说的积极话语步骤能不能打乱?
魏老师:可以,只要给该部位积极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jj/11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