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普如何巧用肿瘤疗效指标
阅读此篇文章预计需要7分钟,全文字
上一篇文章: 重磅降低肿瘤标志物指标有了新方法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年中国新发肿瘤病人约万,
我们拍着脑袋估计,如果存活的带瘤病人有万,
年底将有1万肿瘤病人,
保守估计肿瘤病人一家人口按4位计算,所牵扯的家庭人数是万。
中国人口也就14亿,因此肿瘤治疗牵扯着广大老百姓,也是国家关心重点。
疗效的好坏如何评价呢?
大家常常谈癌色变,面对一个个的医学专业术语是摸不着头脑的,更别说是简写了,比如OS、PFS和ORR,而且在这几个指标前还常常有个“中位”,老百姓日常中只说“平均”,“中位”又是何解?这两有什么不同?
举个例子,北京市年平均工资元/月,这则新闻一出,身边好多人说拖后腿了,工资被平均了。
假设10个人,1位工资万/月,剩下9位工资1万/月
那平均工资大概是万/月,
但中位工资却是1万/月。
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位工资似乎更能反映这10个人的收入水平。
搞懂了中位和平均的区别,下面我们进入专业科普时间:1、ORR:客观缓解率,定义为肿瘤体积缩小达到预定值并能维持最低时限要求的患者比例,为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比例之和。一个病人治疗究竟有没有效,最直观就是看肿瘤是否缩小,缩小了多少,当然最理想的情况就是用药后肿瘤消失了。通过下面这张图,如果治疗后肿瘤还增大了20%以上或出现新的肿块,那么这种治疗方案失败了。如果肿瘤缩小了30%以上并且4周后复查还是缩小了30%以上,那代表治疗有效。ORR反应了肿瘤药物治疗后,肿瘤缩小或被消灭的概率。例如ORR=20%,表示的是20%的病人通过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和部分消失。但是ORR有点缺陷,就是它反映的是每一次治疗评估点的疗效结果,无法回答病人的整个疗效获益过程,比如说延长了几个月寿命?所以还需要其他指标来补充。2、OS:总生存期,是指从随机化开始至因任何原因引起死亡的时间(失访患者为最后一次随访时间)。这是最客观的评价疗效的金指标,直接反映了病人使用肿瘤药物能活多久。3、PFS:无进展生存期,指的是肿瘤患者从接受治疗开始,到观察到疾病进展或者发生因为任何原因的死亡之间的这段时间(包含死亡)。通常肿瘤进展会早于死亡,因此PFS往往会短于OS。抗肿瘤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延长患者的寿命,不过乳腺癌患者的存活时间很长。如果选择用OS总生存期来判断一个肿瘤药是否是好药,那需要等待好多年。所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相当于中国的卫生部)允许一些肿瘤药试验采用PFS作为OS的替代指标,进行临床疗效的判定。很多肿瘤药物都有赠药计划,也就是买几赠几,获得赠药的前提是病情尚未进展恶化,也就是还没有PD。在选用药品时,需要好好研究一下肿瘤的中位PFS或OS是多少个月。因为从经济负担的角度,毕竟只有50%的几率能达到中位值,避免治疗失败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情况发生。END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jj/11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