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猛于虎如何识别和减少肿瘤合并感染

感染性疾病是肿瘤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癌症本身也使患者更易发生重症感染、反复感染。据报道,感染占血液肿瘤患者直接死亡原因的75%,实体肿瘤患者中占50%,甚至更高。

感染分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但肿瘤患者主要是细菌感染,约占85%~90%,真菌和病毒感染加起来只有10%~15%。因此,对于肿瘤专科,一定要重视细菌感染!

由于抗菌治疗的进展,肿瘤合并一般感染而发生死亡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了。但在细菌耐药日益严重的今天,重症感染尤其是耐药细菌导致的重症感染,已经成为肿瘤患者和医生面临的严峻问题,积极有效地预测、预防和干预这些感染并发症,对于肿瘤患者而言十分关键。

中国医学论坛报·壹医院专家主讲的视频课程,从手术、化疗、放疗等多个角度探讨肿瘤患者感染防控的关键,旨在帮助临床肿瘤医生快速识别存在感染高危因素的肿瘤患者,了解不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方法与进展,掌握化疗、放疗、手术患者的感染防控要点,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临床药师

防治肿瘤合并感染,需要注意什么?

细菌感染指征:发热、血铁下降、PCT升高,尿亚硝酸盐阳性、脑脊液潘氏试验阳性、胸水李凡他试验阳性等,都能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

细菌分类:如变形菌门肠杆菌科的12个属,除志贺菌属、沙门氏菌属、耶尔森菌属外,基本都是肠道正常菌群,也是常见条件致病菌;而变形菌门的非肠杆菌科细菌,很多是重症感染的常见致病菌。

抗菌药物特点:①正确判断药物是抑菌还是杀菌。如青霉素类药物通常起杀菌作用,但对肠球菌却是抑菌作用;利奈唑胺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却可杀灭链球菌;克林霉素、低浓度氨基糖苷、磺胺类、头孢菌素四类药物对肠球菌天然耐药。②熟悉药物的PK/PD(药动学/药效学)参数。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时不建议使用利奈唑胺,除了利奈唑胺只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外,更关键的是,利奈唑胺白蛋白结合率低,表观分布容积大,要维持足够高的血药浓度,以目前的剂量很难实现。

除了掌握基本知识,经验的积累也至关重要。一位肺癌患者,肿瘤控制良好,伴随轻微感冒症状,白细胞正常,中性粒细胞升高。按照常见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治疗,用药3天症状消失,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总疗程5天。停药2天后,患者突发高烧寒战,呼吸困难,你觉得会是什么原因?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其为革兰氏阳性短杆菌,因是胞内菌,在血象上类似阴性菌。

(更多课程内容,下载“壹生APP”,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fg/81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