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研万医院肿瘤学硕钟鑫杨

医院肿瘤学硕

钟鑫杨

基本情况

CET4:CET6:英语:80政治:70西综:总分:录取院校:医院专业:肿瘤外科学硕科研经历:有一些获奖情况:万年三等奖学金

报考动机

1.名校科硕含金量很高2.本科有科研经历3.有继续读博的意愿4.想继续上学(专硕的话基本就是在临床轮转了,而科硕则是继续待在学校里上一年课)5.复旦学硕待遇好6.今年复旦学硕的西综改成了,而我以前是一直按照专硕的内容来复习。

科硕vs专硕

个人认为:名校学硕=名校专硕>普通专硕>普通学硕首先是看自己对科研是否感兴趣,医院,像杭州的大三甲(省人民,省肿瘤等)现在基本都要博士,那么读学硕学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想留地级市的话,读专硕,拿四证会更好。另外也得考虑家庭情况,自己对于未来发展的考虑。学硕学博还要规培,规培那几年工资肯定是不如四证合一的专硕,但是优点是在研究生期间有大把时间搞科研,对于未来的发展肯定大有帮助。

医院:医院

去年四月份的时候,我在附二医和回家实习之间纠结,想留附二医主要是因为住宿和考研教室很方便,但是据说附二实习是比较严格的。所以最后还是决定回杭州,医院可以供选择,医院医院,因为据说实习管理比较松,所以医院,但是缺点是没有考研教室,没有安排住宿。我最后还是选择了医院,第一是因为离家近,第二人家邵逸夫也不要我……

医院是有住宿,还有考研教室的,宿舍在通惠路院区,考研教室就在宿舍旁边,离上班的总院区大概1公里路,所以还是比较方便的。我们实习生分成ABC三组,考研前A组轮内科妇儿,B组轮妇儿外科,C组轮外科内科,最忙的是内科,其次是妇儿,外科最轻松。我被安排到了C组,外科普遍比较轻松,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跟手术,但是轮到普外科会让你一周跟一次24小时的班,就是晚上碰到急诊要起床和带教老师一起割阑尾。我一共值了4次夜班,有2次比较轻松,基本能睡5个小时,有两次基本上晚上都没得睡,连着好几台急诊手术。内科就比较忙了,比如内分泌科好几天我都是从早上一直干活到下班,那段时间整个人都非常的暴躁。大部分老师都是能理解我们实习生的,但是理解归理解,该干的活还是要干的。少部分的带教就根本不会体谅实习生,他们觉得考研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只要过了国家线就能够读研了,只要闲下来就会给你额外的活。那段时间我基本上除了实习就是学习,吃饭背单词,上下班就用喜马拉雅听考研课程,睡眠时间也急剧下降,基本上晚上只睡了5个小时。总结来说,我认为有住宿和考研教室>实习管理严不严格。医院的学习生活条件是比较不错的,考研教室气氛也还行,但是实习的任务是比较重的,要抓住任何能逃的机会,相对来说睡觉时间也会比较少了。对于回杭的同学来说,首选邵逸夫,其次可以选萧山医院。

初试概况

1.不少学校的学硕从自主命题变成了。就像复旦,往年只考生理生化内外诊断,生理生化还是有一部分题库的。今年9月份突然改成了全国统考卷。相应的复习的方法也会发生比较大的改变,导致一大部分人改变了自己的目标院校,比如我女朋友就不考复旦学硕了。2.今年的疫情导致研究生大量扩招,比如浙大专硕扩了接近一倍,复旦的学硕也扩了50%,当然也有不少基本没扩,比如复旦专硕……相应的分数线就出现了改变,比如浙大专硕在宣布扩招前成为公认的火葬场,结果今年分数线,复旦学硕分数线也降成了。3.今年高分非常的多,第一因为今年考生数量大幅度上升,第二因为政治和英语没有怎么压分。浙大,复旦,交大都出现了+的大佬,并且随着考研人数的上升,这种情况将会继续出现,21届的同学的压力会比我们更大。4.关于作息安排,我3-4月份一般10点半回宿舍打几把游戏就睡觉了。5-6月份在学院路考研教室学习,基本12点左右回寝室。从9月份开始轮内科以后延迟到凌晨一点到两点睡觉。最后一个月大概凌晨2-3点回宿舍,早上7点钟起床。加上中午雷打不动半小时的午睡,每天5小时的睡眠导致后期我基本靠咖啡续命,没有咖啡我就会双眼无神,精神萎靡。

复习干货

西综

复习资料:1.强烈推荐:贺爸爸全套,傲视天鹰红蓝本,傲视天鹰最后三套卷,医考帮app,九版教材,北医黄皮书2.用过的一般般的书:北医紫皮书(题量大,没解析,适合有时间的同学刷,我刷完了感觉还是挺有帮助的)北医绿皮书(太简单)医考帮小红书(就是医考帮app的纸质版,要是习惯用pad刷题就没必要买了)3.其他资料:李睿的外科题库,我印刷了没有做,题量太大八年制第三版教材、实用内科学、实用外科学:这三本书就是纯粹的参考书吧,个人认为我们平时用的九版教材就是实用内外科学的压缩版,平时看书或者做真题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去翻阅这几本书,基本都能找到答案。一轮复习那段时间还是比较快乐的,该打的游戏还是要打的,该减的肥还是要减的,而且也没有太多的时间观念,到了萧山实习,因为电脑放在家里,而且我每隔三周回一趟家(在家肯定是好好打游戏),所以我在宿舍附近的两家网吧开了会员充了钱,什么时候不想学习就会去网吧玩一下午游戏。

正式复习是从2月底开始的,到九月初结束第一轮复习。这里应该会有人问我为什么第一轮复习这么久,emmm其实我准备8月初结束第一轮的,结果医院比我想象中的忙,有可能一天进了手术室就出不来了,而且规培生不多,所以有相当部分的活都是要实习生顶着的。还有就是因为我的一轮复习非常非常细,而且前期过得也比较快乐,各种因素导致我的一轮延后了近20天。我的复习方法是参考了18年徐天琪学姐的法,后来我觉得法需要强大的时间管理技巧,对我这种执行力不太强的人行不通,我就把法改成了法。同一块内容,第一天看课本,第二天做医考帮app真题(划重点:做完一道题就去打开评论,里面有很多很精辟的总结,摘抄下来。还有就是我建议留着近三年的真题不要做,到了后期可以作为模拟题评估自己的复习效果),第三天刷贺爸爸的讲义和同步练习,第四天做傲视天鹰和紫皮书。这么复习的优点就是这么四遍复习下来对知识点的掌握就非常深刻了,缺点就是比较浪费时间。一轮复习结束以后我用17年的真题考了一下,考了分。复习顺序的话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按照科目来复习,另一种是按照系统来复习。我是按照系统来复习的,因为其实从生理到病理到内科都是有比较密切的联系的,就像泌尿系统疾病的病理对于内科肾病综合征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

具体的复习计划如下表:

3月份

生理、病理总论

呼吸系统(生理-病理-内科-胸外科)

4月份

循环系统(生理-病理-内科)

5月份

消化系统(生理-病理-内科)

6月份

生物化学

7月份

外科总论-普外科

8月份

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风湿免疫、骨科总论

9月上旬

骨科各论、生理病理剩下的内容

第二轮复习我是按照书本顺序(生理-生化-病理-内科-外科-诊断)来复习的。参照徐天琪学姐的12复习方法,第一天看课本(内外生理)或者贺爸爸讲义(病理生化),第二天做小红书,看傲视天鹰。从九月份开始,到十一月中旬结束二轮复习。在十月底也就是复习了1.5轮的时候,我用19年的真题模拟了一下,考了分,这次模拟考给了我极大的自信,也是促使我下定决心报考复旦肿瘤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和最后的初试成绩也没差多少分,因此一轮复习是最重要的,我认为一轮复习不要刻意的去记忆,去突出重点,一定要把书本吃透,一定要顾及到复习的广度!

第三轮其实就复习了半轮,后期因为英语政治的比重大大增加,西综每天只能看6小时左右。有了前两轮的看书的基础,第三轮看书明显就快了很多,内外生理我看的还是教材,生化病理继续看贺爸爸。其他的话以背诵傲视天鹰为主,做了一部分的老贺模拟题,老贺历年真题,北医黄皮书,最后三轮看了一半就匆匆上了考场。

考完当天就去估分了,估出来分,比最后出来的结果低了整整十分。所以感觉那个医考帮的估分系统并不是特别具有可信度,大部分人最后考的实际分数都会多多少少高几分的

教训:真题还是刷的太少,我觉得西综真题真的刷5遍都不过分

英语政治

英语

资料推荐:张剑黄皮书、唐静翻译、王江涛作文、何凯文、恋恋有词、真题百练

说实话我一直对自己的英语没啥自信,说得一口流利的萧山话英语,从初中就被英语老师嫌弃说以后去外面读书别说英语是我教的……因此最后发现自己考了80分还是蛮意外的。英语我是从3月份开始复习的,那时候没什么压力,慢吞吞的以1.25倍速听朱伟吹牛,每天看2个小时,剩下就是看看何凯文的外刊阅读,说到何凯文老师,大家会给出“很高”的评价(比如,让你的竞争对手使用何凯文,你就成功了一半;kk老师教的很好,我每年都跟他),但是有一说一他的还是不错的,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因此把恋恋有词刷1遍以后再看比较合适。医院实习,我才开始系统的复习英语。每天1-2篇阅读雷打不动,做完订正,把不认识的单词词组摘抄下来背诵,然后看唐迟的阅读视频,唐叔会教很多有用的技巧。何凯文的三步阅读法,我没用过也不做评价,不过我们考研教室有个哥们是kk的忠实粉丝,买了全套的何凯文,我看他用的也是比较快乐的……到了10-12月份,有了第一遍刷真题的基础,第二三遍就比较快了,我基本上就是每天2篇阅读加上一篇完型或者新题型,这样子两天就能做完一套试卷。就这样子我把98-14年的真题刷了三遍。至于15-19年的真题,我刻意留着没刷,到了十一月份,我每隔一个礼拜挑一个下午定时模考,这五次模拟考下来,基本就能够合理的安排每个部分的做题时间。做17,18,19年真题的时候,60分选择题基本能够在50-54分左右。在做阅读的基础上,我用墨墨背单词app搞定词汇部分,每天在吃饭的时候,走路的时候就可以把单词背了,单词量从最开始的60到了。完型填空,新题型,翻译我分别在8,9,10月份也复习了一遍。完型填空推荐启航的马天艺,新题型推荐宋逸轩,翻译看唐静。作文我是从11月份开始背的,自己挑10篇范文,无脑背就完事了。今年考的作文题目,我就是直接套了范文里面的句子,很顺畅的写完了。

政治

我就考了70分,肖四也就背了第一,第二套(背诵这种大段文字一直是我的硬伤)整个复习过程也相当的痛苦,效率还低,还是去看其他学长学姐的经验吧。不过还是要插一句话,政治考试其实全程时间是很紧张的,考前一定要自己好好模拟一次!!一共5道大题,一道大题一面纸,想要写满一面纸至少要+的字,我在考试的时候笔就没有停下来过。以我初中高中政治考试的经验来看,政治一般写的多,老师分不会给的很低,因为那密密麻麻的字向老师传递了你强烈的求生欲望。所以……要是背不出肖四,或者肖爸爸没有押到题,能扯一点就多扯一点吧,尽量不要空着答题卡。

复试经验

复习资料:1.肿瘤学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八年制肿瘤学(没什么用,别看了)3.小白考研面试技巧(每年3月份出,20块钱左右,还是不错的)4.pubmedsci-hub5.九版教材,实用外科学的肿瘤部分复试真题:

1.肿瘤标记物的分类,并且举例

2.癌基因、抑癌基因定义,举例2-3个

英文问题:

1.PI3K-AKT-NFKB通路简单的英文介绍

2.甲状腺癌、乳腺癌的治疗方法

中文回答:

文献Hallmarkofcancer中描述的肿瘤的十大特点

家常:

1.愿不愿意调剂

2.实习经历

3.近视多少度

4.兴趣爱好

5.社团经历

6.为什么没有保研?

7.如果说让你再经历一次大学生活,你会怎么做?

最后:英文自我介绍

出分是2.20那天,我用颤抖的手点开了初试成绩查询系统,看到成绩的时候我笑出了声,因为比我想的高了接近10分,在肿瘤专业排名第二。那时候很好奇初试第一的情况,因此加了初试第一那个哥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fg/77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