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部一品牌丨医院肿瘤内
开栏语
年7月以来,医院肿医院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学术治院强化年”“温暖文化建设年”的医院建设主题,医院“融合共同体发展”“医院建设”“肿瘤防治体系建设”“医疗质量提升”主题活动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学习活动,同时始终坚持“疫情防控工作”,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根本,大力开展支部品牌建设。支部全体党员以患者为中心,在推进支部党建与业务有机结合,努力建设让患者、医院、社会认可的党建品牌上,取得扎实有效的成果。
恪守医道全身心为患者服务
年1月14日,一场特殊的生日会在支部举行,生日会的主角是86岁高龄患者张治华。不久前,张治华查出患有右肺腺癌,住院期间,看到支部活动墙上的活动信息深受感动,便同支部医生聊了起来。老人有着62年党龄、曾获重庆市劳模表彰。生日会上,大家认真听老人讲故事,学习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
张治华老人与医护人员合影
肿瘤内科的患者大多是在中晚期,他们饱受病痛折磨。因此,支部的医务工作者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打造一个患者、病人家属、医护团队等多方满意的平台。
肿瘤内科党支部书记李咏生介绍,科室全年高位运转,门诊人次、住院病人数多,日间诊疗逐年提高,临床路径种类、入组率、出院占比持续增长。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支部以“川渝医保互查”为契机,根据医务部“”要求,每月1次医疗质量通报;每季度1次医师大会;每月临床、医技、门诊3张考核表;8大记录本(如质控、交接班、疑难、重大、非计划、危急值、死亡、超长住院)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改进,加强内涵建设。严格要求各级医师执行诊疗规范和用药指南,按照医疗护理常规和医疗护理核心制度,规范医疗护理行为,强调规范化和个体化的治疗原则,杜绝医疗事故发生。
肿瘤内科专家查房
除此之外,支部成员还积极参加各类宣传活动和公益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肿瘤知识,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和义诊。科室龙建林赴医院挂职一年,兼任科主任主持肿瘤科工作,指导该院建设肿瘤诊疗体系。依托重庆市卫健委卫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将肿瘤规范化诊疗的理念推广医院,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在肿瘤方面的诊疗水平;在发展部的组医院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义诊等,年肿瘤科持续医院指导门诊及查房20余人次。同时,为全市深化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医院号召,多次对科室对接的贫困户吕继忠进行帮扶慰问,致力于帮助贫困户脱贫工作;坚持做好对忠县石子乡留守儿童的帮扶工作,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
帮扶慰问贫苦户
看望留守儿童
深耕细作全面激发业务潜能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际,支部成员肖丽主动请缨奔赴湖北,作为第二批重庆支援湖北医疗队成员,医院。在那里,肖丽面对的是并不熟悉的疾病,每天繁杂而重要的护理工作。当患者不配合治疗、出现焦躁情绪时,肖丽总是积极解决患者需求,用自己乐观的心态感染大家。“看着患者一天比一天好转,我觉得所有的疲累都是值得的。”肖丽说。驰援武汉期间,她坚持为患者提供细心和耐心的护理服务,还火线入党。
肖丽支援湖北
近年来,为迎接DRGs付费系统上线,优化医疗资源利用,支部开展癌痛规范化管理示范病房、骨髓抑制规范化管理示范病房及肿瘤代谢与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规范化管理示范病房的创建行动。通过增加临床路径种类,提高临床路径入组率;用好日间病房,缩短平均住院日;严格把控病案书写,提升病案质量;加强科室宣传,提高患者收治量。同时,医院内妇瘤科、放疗科、乳腺科、超声科、病案科、医务科等多加深融合,建立合作,创新医疗技术。在科研创新方面,支部成立科研管理小组,积极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通过实施科研项目,挖掘科室医务人员潜力,创新医疗技术,提升科研和业务能力水平。
年,支部开展12项临床试验,包括启动肠道微生态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等项目。获得科研课题8项,科研经费.5万,原有实施课题取得阶段性成果。发表论文6篇,其中SCI论文5篇,支部李咏生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文章,系统总结了铁死亡与脂代谢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为抗癌治疗提供了潜在的策略。
修炼本领注重专业人才培养
为进一步拓宽支部成员知识领域,打造全面型医疗人才,支部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开展规培教学工作;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学习培训、科研组会、学术交流。
教学方面,年,支部共接收规培医师和护士13名,接收实习医师和护士共89名。在医院组织下,支部李咏生、李代蓉、王江红进行了“肿瘤诊治新进展”授课,部分人员积极申报了年继续教育项目。支部王春梅主治医师获得医院年住培医师最喜欢的老师。
内部学习方面,每周组织一次科务会活动,内容包括质控讨论会、业务学习、科研例会、融合共同体专题讲座等。每月定期开展技能大比武,加大支部医务人员临床能力培训。结合“三基三严”培训,鼓励支部医务人员积极学习肿瘤相关前沿知识及诊疗技术,丰富支部医师前沿知识储备,提高诊疗水平。支持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大型的学术交流会议,如CCO、CSCO等,通过对外交流,为支部成员提供广阔的学习平台,也不断提高科室的学术影响力。
内部学习
医院肿瘤内科创建于年,现有高级职称8名,博士导师2名,硕士导师3名。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重庆市肿瘤学重点学科、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博士后、博士和硕士招生单位,重庆市肿瘤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化疗质控牵头学科,年获批中国抗癌协会“肝癌科普基地”。
文字丨肿瘤内科
编辑丨邵心怡
审核丨熊志翔程风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huodai.com/yyfg/11315.html